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阅读上海100胜丨愚园弄堂 咫尺弄堂走到底 百年市井烟火气

2017年08月30日 10:17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袁玮


愚园路老房子建筑群鸟瞰

愚园路老房子建筑群鸟瞰 杨建正 摄

  名片

  百年马路愚园路正经历脱胎换骨,以“微更新”方式改造成为融合艺术、设计、人文、娱乐的跨界生活美学街区。同时为保护愚园路上的历史建筑,愚园路街道构建了一张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网,历史建筑建立一房一档、成立街道老弄堂文化志愿者队伍、拍摄“百位长者口述历史”纪录片、新建社区历史名人走廊、举办老弄堂电影周和老弄堂游戏会,并成立愚园路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多元协作保护老房子。

 

  上海的西面有条窄窄的马路:愚园路。梧桐浓郁,两侧是幽深的弄堂。这些天,一些街边铺面被“ART愚园”、“故园旧梦 新路奇缘”的牌子包裹住。这条似乎停留在历史中的马路,正在慢慢改造成为融合艺术、设计、人文、娱乐的跨界生活美学街区。百年马路又一次脱胎换骨。

  慢生活

  愚园路长年来由于历史原因,沿路景观绿化、公共活动空间稀缺,商业业态相对杂乱。长宁区确立的“十三五”两大发展战略中,“城市更新”便是其中之一。愚园路,正是长宁城市更新故事的起点。长宁的思路是,将愚园路街区风貌更新作为样本,改变以往的“大拆大建”,通过现有空间解决社会公众不断提升的城市公共功能需求。这也正契合了长宁区区委书记王为人的观点:针对历史文化风貌资源的城市更新将重点聚焦保护性更新,强调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愚园路老弄堂里有着沪上历史名人文化的深厚底蕴 杨建正 摄

  到去年10月,一期改造已基本完成。目前,仅江苏路至定西路之间的一段愚园路就在一年间引入了14家“慢生活”店铺,包括生活书店、玻璃制作工坊等。愚园路1107号的创邑space弘基门口,原本38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变身为开放式耐踩踏草坪,举办了草坪音乐会、街头艺术表演等一系列文化专题活动。如今这里还成为“求婚圣地”,每隔一段日子这片草坪就会见证一对年轻人开启的新生活。区工人文化宫门口的空地也成了深受喜爱的公共空间,座椅的设置让行人可以随时随地休憩与放松。街角的少儿图书馆改造后,打开了围墙,成为开放式的沿街书店“好久不读”,也已成为愚园路上新地标。这条新一代的网红休闲地正成为时尚青年刷爆朋友圈的利器,行走这条经过百年岁月洗礼的马路,三步两步就能体会生活的惊喜,体验过去和现代的融合。

  石头书

  愚园路可谓路长人稠故事多。百年的光阴里,愚园路上的建筑慢慢变成一部石头的书,还原过往的传奇。1890年,“愚园”在上海西区建成,是上海最早的经营性私家园林。1911年,当时的赫德路(今常德路)至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需要筑路,因东端有愚园,“愚园路”因此得名。鼎盛时期,沿路建了好多花园住宅及新式里弄,如著名的西园大厦、宏业花园、沪西别墅、歧山邨等。因是越界筑路,愚园路一带警权模糊,弄堂四通八达,人员五方杂处。

  在这里,无论是红色革命足迹,还是民主运动的足迹、谍战足迹、文人足迹,金融足迹、实业救国甚至所谓曲线救国的足迹,都有迹可寻。曾经的愚园路,几乎能将上世纪上海滩的“大咖”一网打尽,康有为、蔡元培、钱学森、汪精卫、茅盾、傅雷、施蛰存、张爱玲、顾圣婴、沈钧儒乃至江青等等,都曾经参与过愚园路的历史,这条幽长的马路承载了一段丰富的近代史。如今,长宁区的愚园路上有着11处文物保护单位,是长宁区文保单位最多的马路,《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王伯群住宅、钱学森旧居等历史革命遗址和名人故居散布在弄堂深巷中。

愚园路历史文化名人墙 杨建正 摄

  愚园路上,优秀的历史建筑像树根,而文人过客是树叶,一并撑起了这条街的文脉。漫步在浓荫蔽日的愚园路上,会忍不住想象,说不定一个转身的邂逅,眼前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就是当年文人墨客驻足停留的角落。经历了旧上海的租界喧嚣,经历了文人过客的川流居住和老洋房里的七十二家房客,现在的愚园路,添了人间烟火气,平和温婉又不失风度。

  新生态

  弄堂深深深几许,别墅藏在弄堂里。“愚园路的灵魂是其百年的历史积淀,而新的活力来自城市更新中注入新理念、新格调,‘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是我们对于愚园路历史风貌区打造的重要理念。”愚园路街区整体更新工程执行方、上海愚园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伟表示,愚园路更新以循序渐进原则,已完成的一期主要聚焦主干道,正在进行的二期更新不仅有长度还有深度:将深入道路的弄堂“枝干”,“小而精致”的城市更新投射进更多居民的日常。未来,风貌区将在追求“精致生活”的同时不忘调和原住居民的烟火气。

愚园路865弄英国乡村别墅 杨建正 摄

  汤包店、面馆、小杂货店等通过腾挪空间的方式从沿街面进入弄堂内联合办公大厦的底楼空间,以更合适的方式“嵌”入街区商业新生态。区工人文化宫将通过底层空间的改造让建筑从外表上更融入街区氛围中,内部则会将目前主要用于开会的剧场改造升级,将它变为“诉说年轻人自己故事”的舞台,提升愚园路文化、艺术的氛围。愚园路上的创意园区活跃着不少创新创业的年轻人,为此将在工人文化宫2楼打造为白领服务的艺术、话剧、演艺培训的场所,以及部分联合办公及共享服务社群活动场地,让年轻人可以在此识人、交友。

  黄志伟表示,二期更新有三处相对较大体量的建筑,将分别形成带有展示功能的设计工作室集群、艺术市集与生活市集,给风貌提升提供了更好的“料作”。“生活市集会让生活变得美观、有趣,而不再像传统超市、菜场那般嘈杂,烟火气的七件事里也可以一样追求精致品质。”愚园路一条弄堂内一栋4000多平方米体量的建筑目前正在洽谈中,规划中,这里将不仅仅是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地,也会配以相应的社区服务。大饼、油条、粢饭、豆浆上海市民生活中的“四大金刚”,以及水果店、日常用品维修点等将在更贴近居民的地方,在纵深的弄堂里拥有一席之地。“风貌提升是针对愚园路的整体打造,但我们不能忽略居民们的生活需求。街区更新如果脱离了柴米油盐、脱离了原住民的感受度,就如同大树丢了根基。”

  保护网

  具体负责城市更新工作的长宁区虹桥办主任袁祥庆告诉记者,愚园路的更新改造已取得一些经验和阶段性成果,接下来区内其它历史风貌区将探索更多元的更新方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集聚,共同提升长宁城区品质。

  日前,江苏路街道愚园路历史风貌区的阅读点在炎热的酷暑挂牌了,这是上海首家为风貌区开设的开放式市民阅读点。40多平方米的展厅是江苏路街道把原本就紧张的办公用房“挤”出来的。

愚园路街头的名人风向牌让路人游客能了解每条老弄堂的名人与文化 杨建正 摄

  路过愚园路的行人会发现,老弄堂口或老洋房门口显眼位置悬挂了一块块用大理石制作的铭牌,除了文字和图片,还有“数字名片”二维码,扫一扫能读到更全面详细的图文介绍。这只是愚园路“文脉复兴”工程的一部分——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世樑告诉记者,愚园路上有108幢老洋房,其中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有60幢,街道构建了一张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网。首先是为历史建筑建立了一房一档。此外,街道还请居住在社区的老居民、老教师等成立街道老弄堂文化志愿者队伍,整理出老房子背后的故事,编印了3版江苏社区老洋房地图,出版《那时那屋那人》《弄堂深深深几许》《愚园路上的红色印记》等书籍、画册;街道今年3月开始以拍摄“百位长者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形式,将愚园路历史风貌区内80岁以上原住民的采访制作成纪录片并集结成册,目前已经有60余位老人受访;愚园路1065号新建了一个社区历史名人走廊,专门介绍老洋房背后的名人;街道采用租赁居民房屋的方式,建成钱学森旧居;定期举办老弄堂电影周、老弄堂游戏会,唤回里弄生活的浓浓人情味……

 愚园路1136弄31号王伯群旧居鸟瞰 杨建正 摄

  马路弄堂是上海人的血脉根系和乡愁。侯文斌,是在愚园路上宏业花园里居住了近70年的老居民。“这里每幢老洋房都有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女钢琴家顾圣婴是我的邻居,我小时候每天听她的琴声做作业。”7月18日,他和上海宽紧带厂厂长、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联合党支部书记陶勇一起,向社区党员和居民发起《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倡议书》,共同参与老洋房保护传承,源头上预防业主或居民破坏老洋房的行为。“风貌区的保护要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多元协作的治理机制,我们探索的就是从政府主导向企业和居民多方参与的转变。”李世樑说,街道牵头联合区域内的区少年宫、上海宽紧带厂、弘基集团等9家单位组建了上海首个历史风貌区联合党支部,为愚园路街区更新、居民生活品质改善、产业形态升级等集思广益,宽紧带厂厂长担任联合党支部的第一任书记。街道还成立了愚园路一体化管理办公室、愚园路历史风貌街区党建服务站,吸引“两新”组织的党员加入进来。“居民—社区—街道”的联动机制也已形成,除了志愿者队伍日常巡查,现在居民看到有老洋房在装修,会第一时间告知居委会;居委会发现老建筑里搭起脚手架,会立刻上报街道;街道发现业主擅自改变房屋结构,会立即同区房管局等部门上门查看。据悉,街道还将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展开数字监控,将视频监控系统与街道网格化中心联网,“一旦在屏幕里看到老洋房新的脚手架搭建起来就第一时间上门。对有违反老洋房建筑保护规定的个人、企业与单位,纳入江苏社区诚信黑榜,采取一票否决制。”

  走进愚园路的老弄堂,一些名人故居的介绍让人了解这里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是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弄堂的名人介绍。 杨建正 摄

  今年长宁区政府将投入1980万元用于岐山村维修与保护,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改善房屋安全状况和使用功能。“文化、经济与生活有了紧密交集,这就是这条马路上最好的生态。”

 

[编辑:页丛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