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西班牙制造:不追求极致的中低端传承

2018年04月16日 09:16 来源:本报评论员 谷粱


/

  提要:中美贸易战,让欧洲的贸易小伙伴们窃喜。我们也希望西班牙能够趁着这个机会,提振对中国的出口。可在西班牙的诸多产品中,到底哪些是值得推广到中国,哪些西班牙企业愿意去适应中国市场游戏规则呢?我们华商依靠“中国制造”的性价比发展起来,现在要反推“西班牙制造”回中国。说起“西班牙制造”,我们第一印象是啥?

  西班牙人骨子里有一种倔强和坚守,但他们却不追求极致。

  在商品的世界里,我们对“MADE IN XX”有一种惯性思维。大家都知道不能以偏概全,哪里生产的,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比如我们在西班牙的奢侈品店选购,会看一看吊牌,看到“中国制造”,心里会咯噔一下。看在那个大大的LOGO份上,也就买了。如果看到“土耳其制造”或者“摩洛哥制造”,则会小窃喜:哎呀,不是中国制造,那品质应该还不错!

  奢侈品牌的东西,为啥“摩洛哥制造”会优于“中国制造”?有妄自菲薄的成分,也有对“中国制造”批量生产偷工减料的担忧。成见,在哪里都会有。

  当我们说美国货、欧洲货、西班牙货时,都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有人说:为什么美国人能把一个领域的市场规模做到全球第一,但这个领域的顶尖企业却多在欧洲?

  美国人讲:客户就是上帝。欧洲人讲:我追求技艺上的极致。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和重点,让美国人和欧洲人,在同一类产品的不同商业链条上发力。

  从商业的角度来讲,美国公司更善于市场推广,因为“客户是上帝”。满足客户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如何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高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是美国人做生意时,重点攻坚的地方。比如星巴克,意大利咖啡,在美国包装成“快消品”,然后行销全球。要论咖啡的品质,星巴克中等偏下,要论咖啡市场的占有率,高下立现。

  欧洲人不同。欧洲人更追求技艺上的极致,更看重产品质量的打磨。比如瑞士的高端腕表。这些高端腕表产,真是用品质靠口碑打下的江山。也就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参观瑞士顶级表厂总部和工厂,会有作坊的感觉,大家在工作台上安静地打磨。而美国品牌工厂,最直观的感受是:流水线!

  对于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近几年流行的一个词表达得非常准确:“匠人精神”。

  说起“匠人精神”,大多数人会想起瑞士的钟表匠、法国做包的世家、德国做车的狂人。那西班牙的“匠人精神”,表现在哪些领域?西班牙自然有好东西,也不乏精致用心的精品传世,但却很少做到极致,并让世界惊艳。猛然提起“匠人精神”,一时间,还难以找到对应的西班牙品牌。

  瑞士知名独立制表人David Candaux,17年的技艺积累以及整整一年时间的手工打造,才生产出了8枚腕表。其中,表盘的玻璃花了200多个小时,防震设计经过了试验机12000次测试……

  人口仅有800万的瑞士,之所以能够列入全球百年老店最多的国度之一,其钟表业功不可没。瑞士钟表行业,手工的加工精度要比机械化生产更高,所以制作一枚顶级腕表需耗费较长的工时与大量的精力。无数匠人对机芯、表冠、表盘、表壳、指针等零部件的精雕细琢,造就了高水准的“瑞士钟表”。

  另外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家是德国。德国制造,在英国工业雄霸天下的时代,毅然崛起并取而代之。目前,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处于前3位的部门共有27个。德国制造业被称为“众厂之厂”,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咱们中国引进德国设备、零部件和工艺,却不能造出原装(德国制造)产品的质量。

  反观一下西班牙的诸多领域。西班牙有非常先进的航天航空技术,但这些高尖端领域并不在大众的视野之内。我们熟知的西班牙品牌,更多是大众快消品牌。而一些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品牌,并没有沉淀出100年的精致,仅仅只是“很古老”“很传统”。

  用“匠人精神”来要求西班牙人,似乎有点苛刻。西班牙那些传承了上百年的工艺和作坊,只是传承了“古法”,却没有在这个领域中打磨出惊艳的产品。思考一下其中原因,不难发现,这和西班牙人的性格有关。

  在德国,“专注”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德国制造业者,“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力图做到最强,在业内有地位、受尊敬。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必然演化为其生活与工作中的“标准主义”。德国人生活中的标准比比皆是,如:烹饪佐料添加量、垃圾分类规范、什么时间段居民不可出噪音、列车几点几分停在站台的哪条线。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从A4纸尺寸,到楼梯的阶梯间距,我们今天时常接触的标准很多都来自德国。德国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

  德国人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而西班牙人不会!西班牙人懂得如何完美避开标准。随性散漫的西班牙人,与德国人的性格是背道而驰的。最受不了西班牙人习性的欧洲国家,估计就是德国了。

  德国人愿意把自己活成一只怀表,但这种刻板和规矩,会要了西班牙人的命。

  约好11点见面,德国人的时间误差是5分钟,西班牙人的时间误差是15分钟,及以上。经常是15分钟之后才收到“马上出门”“还在地铁”“很快就到”的信息。

  商务谈判也存在“误差过大”的问题。面对面会谈时说得清清楚楚,一转头,回到邮件和电话里,你以为会谈上已经讲清楚的条款,西班牙人似乎已经忘记,或者记忆模糊了。

  即使是一块看起来差不多的机械腕表,德国人会追求工序的改进,技艺的突破。而西班牙人对于传统技艺,更多是“传承”。西班牙许多手工技艺,最后传承下来的,就是那些被旅游开发出来的“样板间”。人们怀着对历史和时间的敬畏,来这样的手工作坊,缅怀一下古老的记忆,购买一两样其实并不精致的纪念品。

  这是传统和传承的困境。在瑞士和德国,也有许多传统技艺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们能看到的机械腕表、机械制造工艺,只是因为他们依然被相当社会所需要。更重要的是,他们把这种技艺打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不是任何一只手工腕表都可以成为百达翡丽。能够生存下来的手工艺人,他的作品,已经不再为了满足社会的使用需求,而是成为一种艺术品,滋润着部分人的“精神世界”。

  笔者参观走访了很多西班牙手工作坊,包括西班牙商业价值最高的火腿和红酒厂商。西班牙人对于市场营销意识的淡薄,已经无力吐槽。对他们制作工艺的传承,更多是依赖着祖辈的经验,而不是可以量化的技术。这点和中国很相似。

  相比于德国人的严瑾刻板,西班牙人热情开放随性,不同的民族性格,导致了不同的商贸意识。西班牙肯定有追求精益求精的匠人,但整个民族性格,没有给这些精益求精“匠人”足够的尊重。因此,西班牙不能在制造业上占据高端市场,反而是耍巧的中低端市场,西班牙人玩得很溜。最终后果就是,给人造成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西班牙制造,中低端商品。

  用“匠人精神”来约束西班牙人,的确有点苛刻!


[编辑:页丛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