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致敬!以国之名!

2020年09月08日 13: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

  中国有“南山”白髭殊未妨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已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获颁“共和国勋章”。

  这枚以“共和国”名义颁发、代表着最高荣誉的奖章,钟南山受之无愧。

 


  他是“士之德才盖一国”的国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作为国家医疗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与其他几位院士专家赶赴武汉,与前期派驻前方的工作组共同研判疫情形势,为中央提出决策参考。1月20日,他代表专家组发出新冠肺炎“人传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警示。他在疫情不同时期的发声,对疫情防控的指导、疫情走向的研判,成为国人心中的“风向标”和“定海神针”。

  在面对境外少数政客和媒体别有用心地抛出所谓“瞒报论”时,他霸气回应“我们不需要向他们解释,我们用事实说话!”在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讲台上,他掷地有声:“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最大人权的表现!”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传染病防控领域的权威专家。他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功绩卓著。疫情期间,他敢医敢言,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9月3日,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共同主席在成员国吹风会上宣布了专家组成员名单,钟南山入选,他在耄耋之年又被赋予新的身份。

  他是持枪在前、冲锋陷阵的战士。在非典疫情期间,他就不顾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工作,彼时已67岁的他曾连续38小时未合眼,因过度疲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今年1月18日,他成为最早的逆行者,从广州赶赴武汉。因为春运期间票已售罄,他被安排在餐车里。那张他仰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尽显疲态的照片,至今仍让人见之泪目。

  他还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人。他在网上教人如何正确摘口罩的演示视频,被网友评价为既“专”又“萌”;因老伴李少芬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女篮国手,同样爱好运动的他自称是“篮球女婿”。在他担任疫情防控指导的CBA赛场,他成为“追星族”,对中国篮球名将如数家珍;他在谈到与他同龄妻子时的羞涩和腼腆,让网友直呼:“吃到最甜的‘狗粮’”……

  他为国为民的使命感,他的职业精神、专业能力、医者仁心,以及生活中的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让“偶像”“男神”的称谓不再受职业和年龄的限制——“追星当追钟南山”成为全民共识。

  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中国速度”建造时,网民将他与之相提并论,称“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毒”;疫情初期,一首“不动谣”在网上广为流传,其最后一句“钟南山让动才能动”,于诙谐中传递出民众对他的依赖与信任。

  钟南山哭了、钟南山笑了、钟南山的“萌”、钟南山的“羞涩”……他的每个微表情都成为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各社交媒体的热搜“爆款”。3月,他被个别居心不良者攻击,引发全网愤怒。“您守护国人,我们守护您”……民众隔空声援,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他的尊重与爱戴。

  在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讲台上,他还介绍了他名字的由来。1936年10月,他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有座钟山,所以父亲给他起名“钟南山”,“希望我像大山一样历经风雨依然屹立”。

  如今,中国有“南山”,白髭殊未妨。

 

  “人民英雄”张伯礼:

  “武”胆英雄,率中医药逆行坚守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之时,年逾七旬的他逆行出征,写下“请战书”提出中医国家队进方舱医院;在抗“疫”前线,他力推中医药尽早介入、全程参与病人救治,并交出靓丽的答卷;在武汉因劳累胆囊炎急性发作,他摘胆不下火线、坚守江城。

  他是“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武”胆英雄 推动中医药全程参与新冠肺炎救治

  在得知自己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后,张伯礼一气呵成地填了一首《清平乐 人民才英雄》——“白甲十万,战疫三月酣。武汉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中央经略济生,举国众志成城。中西协和防治,环球凉热彰明。”

  谈到一线医务人员,不幸牺牲的英雄,以及武汉人民所做的贡献,这位年逾七旬的学者数度落泪,“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沾了全国医护人员的光,沾了中医药的光”。

  从这场全民战“疫”开始,张伯礼便力推中医药全程参与新冠肺炎救治。“一定要有中医药阵地,有阵地,就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刚到武汉时,疫情严峻,张伯礼和专家组认为,要迅速对疑似、发热、密接和确诊等四类人进行分类管理、集中隔离。严格隔离加上普遍服用中药,四类人中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比例逐步下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遏制。

  在中医国家队进驻的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张伯礼问诊患者,看舌象、摸脉相,对症拟方……他白天指导临床会诊巡查病区,晚上召集会议研究治疗方案。

  因连日劳累,张伯礼在武汉一线救治期间胆囊炎发作,不得不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但数天后,他便再度投入紧张的工作,并笑称自己把“胆”留在了武汉,这下与武汉人民更加肝胆相照了。武汉市民则给他取了一个称号,“武”胆英雄。

  经过数月奋战,张伯礼团队交出了合格答卷:中医国家队进驻的江夏方舱医院自2月中旬开舱,3月10日休舱,共收治病人564人,所有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张伯礼等中医药专家的推动下,6月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医者仁心 从乡镇卫生院医生到中医药领军者

  20世纪60年代末,医学院校毕业的张伯礼来到渤海之滨的一家乡镇卫生院工作。那段经历使他真切感受到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也见证了老中医用普通的中草药配方为百姓治疗病痛,并取得了切实的疗效。

  后来,张伯礼考取天津中医学院研究生,开始在岐黄之道上深耕探索。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张伯礼取得了众多成绩并身兼数职,然而他的初心从未更改:做患者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深知基层诊疗困境的张伯礼积极奔走呼吁,要加快实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这是缓解大医院就医压力、解决百姓看病难的关键所在。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他建议用更严格的标准和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并提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直报系统进行完善。

  传承创新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张伯礼就展开了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工作,并主持制定中国首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此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中医方剂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用现代科技方法揭示中药成分、作用机理,并历时8年完成30多个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推动了中药制药技术升级换代。

  张伯礼认为,提升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改变中医就是老先生“问诊号脉开药汤”的刻板印象,让“望闻问切”有可靠的现代科技支撑。

 [1] [2] [下一页]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