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7日 09:38 来源:欧华报
El Periodico报消息(编译 KK) 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准备了几百种世界各地的美食,但目前对于冬奥会饮食的评价褒贬不一,很多运动员倾心于中国美食,也有众多媒体对食物的价格感到不满。
滑雪运动员谷爱凌热爱中国美食,这位“奥运冠军”女孩在赛场上咬了一口“韭菜盒子”来补充体力,并将照片上传到了她的社交媒体上。美国运动员Tessa Maud等也被美食俘获,他们在视频中分享了宫保鸡丁,北京烤鸭,以及炒饭等食物。日本滑雪运动员Anri Kawamura也对奥运村的食物赞不绝口。同样是美国人的Julia Marino对她的国家媒体说道,自从她抵达中国首都后,她狂热地吃掉了“大约200个饺子”。
据奥运村运动员餐厅的主厨介绍,菜单每八天轮换一次,中餐占30%,西餐占70%,有羊肉、牛肉、鸭肉和饺子。在德国反兴奋剂机构于1月份建议其运动员注意饮食(机构认为可能含有违禁物质),奥运会的组织者明确保证所供应的肉类“完全安全”。
但总有人不满意,韩国团队的成员抱怨食物太油腻。西方记者认为食堂价格过高,于菜品质量不匹配。面对所有这些争议,瑞士滑雪板运动员Nicolas Huber说的话让人拍手叫好:“我不知道他们在抱怨什么。这是外国,他们究竟要什么?我觉得有些人被宠坏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