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侨乡广东】古村“活”起来 乡愁留下来

2022年04月12日 22:03 来源:侨乡广东


侨乡村被誉为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何森垚

侨乡村被誉为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何森垚 摄

 

  “小时候,叔公时常来信、寄钱,交代要守好老屋。”有着102年历史的访云楼内,69岁的屋主黄共成正在堂屋喝茶小憩,“没人住、没人修,房子很快就会塌掉,母亲守了一辈子,我也一样会继续守下去。”

 

  从中原河洛迢迢到南岭,由秦汉而迄今,历经数次大迁徙,辗转万水千山,在南方的穷乡僻壤中,客家人形成并繁衍播迁,客家古民居、古村落也应运而生。

 

  作为汉族客家民系的主要聚居地,梅县区共有中国传统村落24个,位居全省首位,传统民居2428座,保存较好的围龙屋639座。

 

  它们是代代客家人赖以生存繁衍的避风港,也是客家人精神文化思想的载体,更是分布于海内外各地的客家人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留住古村之“形”,守住客家之“魂”。当前,梅县区正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通过不断强基、造血、铸魂,探索传统村落与文化、生态、产业等综合资源联动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强基

  多元主体共建 凝聚保护合力

 

  踏着古朴的石径,步入梅县区水车镇灯塔村茶山自然村,古树婆娑,阡陌纵横,河渠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34座古民居散落其间。

 

  一阵急促的狗吠声打破了古村的悠然宁静。“没事,不咬人。”访云楼屋主黄共成热情地招呼笔者进屋喝茶。

 

  “老房子咯,102年了,每年都得认真检修。”望着落满阳光的窗花,黄共成继续说道:“访云楼是我叔公太黄康华所建,后来先祖们都逐渐迁到了印尼,我们一家就住了进来。”

 

  其实,黄共成已在梅州城区买了新房子,但放心不下这座老宅,多年一直独居于此,“先祖辛辛苦苦建下的基业,总要有人守在这里。”

 

  让黄共成欣喜的是,近年来村里越发热闹,除了许久不见的邻居,还多了不少游客。

 

  2012年,茶山村获批成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获得中央专项资金300万元。以此为契机,水车镇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保护规划方案,并多方筹资推进该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

 

  “除了扩宽村道、改造旧桥、安装400多盏路灯、建设两个休闲广场外,镇里还出资聘请专人负责文保单位的日常保洁,巩固整治成效。”灯塔村党支部书记杨苑雄告诉笔者,通过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传统村落保护与村民改善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得以破解,村民的主体意识被进一步激发,大家还自发筹资50多万元修复有着486年历史的黄姓宗祠——绍德堂。

 

  环境好了,人心齐了,古村的人气越来越旺。“路好走了,我自己也有车,几乎每天都会回来看看。”云汉楼主人黄略贤说,在这里住了71年,一砖一瓦都有感情。

 

  见此情景,原先在畲江镇开饭馆的村民杨振文,也于去年9月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节假日几乎都满台,主要以本地游客和回乡村民为主。”杨振文笑道:“环境好、能挣钱,谁不愿意回乡发展?”

 

  茶山古村换新颜,古风盎然添新韵。茶山之变,映射出梅县区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决心和力度。

 

  事实上,早在2014年,该区就制定出台了《梅县区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2015年,又成立了梅县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今年1月,梅县区印发《梅县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机制》,在传统建筑维修改善、村落保护用地征收、村落产业发展、组织工作机制等方面持续进行探索。

 

  在夯实组织机制保障的基础上,梅县区一方面坚持规划先行,加强村落风貌管控、建筑风格管控,提升村落规划设计、民居建筑设计水平,避免“插花”混建和私搭乱建。同时,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原住民等多元保护主体参与资金筹集、方案设计等工作,凝聚保护合力。

 

  至目前,茶山村等15个传统村落均已获中央专项资金(300万元)支持,对村内主要传统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总体实施情况较好。

 

  “除了这4500万元专项资金,梅县区也争取了新农村、美丽乡村等涉农资金和一些社会商业资金投入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但部分古村落相对分散、交通不便,连片保护、开发和利用难度较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经济效应,社会资金整体投入也比较匮乏。”梅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卢敏军说。

 

  造血

  以产业带动 在保护中活化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保护是基础,活化利用是动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体两面”。唯有在保护中活化、活化中保护,因地制宜发展新业态,方能变输血为造血,破解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梅县区根据传统村落分布及道路交通、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产业节点和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挖掘村落核心优势,着力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叶帅故里·客侨风韵”传统村落。

 

  雁洋镇长教村桥溪自然村的蝶变,便是其中的典型示范。

 

  早在2012年,桥溪村成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同年,梅县区引进广东宝丽华集团投资6000多万元,对其进行“修旧如旧”式的保护开发,打造了集古民居建筑游览区、山林古道探险游览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等于一体的桥溪古韵景点。

 

  在此模式下,村民以田园、山林、古建筑入股,每年获得25%的经营收益,其中15%用于全体村民分红,10%用于古民居建筑维护。据统计,桥溪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27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3.9万元。

 

  荒山变茶园、林区变景区、古村落变旅游区,桥溪古村得到了“原汁原味”的保护开发,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72岁的村民朱新辉回望古村变化,多次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以前大家都指望着这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谁能想到有今天这样的生活,每年有租金、分红等福利,年轻人还能在家门口就业。”

 

  如果说,美若“世外桃源”的桥溪村是一幅山水画,那么“陌上故庐”侨乡村便是一首田园诗。

 

  步入侨乡村,视野所及,数十座客家围龙屋古色古香,沃野阡陌相连。放眼望去,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灰瓦白墙的客家围龙屋,构成了一幅韵味十足的客家山居图。

 

  该村党总支书记潘增明介绍,全村共1.5平方公里,2800余人,而旅居海外的华侨却达4000多人,散布在全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外出华侨在事业有成后秉承客家人落叶归根的传统,往往会回到家乡买田买地建大屋,光宗耀祖,小小的侨乡村因此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客家建筑群落,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村庄,至今拥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民居116座,其中客家围龙屋38座,被誉为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

 

  然而早年间,这些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却一直在“沉睡”,单纯的作为“历史的见证”被“晾”在侨乡村的各个角落里。“华侨们其实也不常回来。”潘增明说。

 

  为盘活“资产”,侨乡村以承拍《红色娘子军》《孝女彩金》等电影及承办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梅县峰会为契机,成立侨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以户为单位入股参与,发展观光体验型乡村游。

 

  “要让资源优势变成乡村振兴的资产优势。”潘增明说,该村还引进企业发展培育火龙果、杨桃、水果玉米、精品水稻等优质农业,打造古村落田园休闲区,带动村民增收。

 

  以产业为带动,从“输血式”保护到“造血式”开发,如桥溪自然村、侨乡村这般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案例,在梅县区还有很多:有“客家阿房宫”之称的丙村温公祠,修缮后变成研究客家古民居的“博物馆”;乡贤返乡将松口圳头村仁寿庄围龙屋打造成为网红民宿,实现以屋养屋续文脉……

 

  铸魂

  留得住乡愁 看得见发展

 

  “陈伯又在介绍喆庐,最近游客多了。”“是啊,人气旺了。”60多岁的村民陈英中是土生土长的松口镇大黄村人,记者一行人在他的带领下,走进喆庐。

 

  这座中西合璧的雄伟建筑,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和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丘哲的故居。但谁能想象在9年前,这儿还是一座年久失修、被当作仓库使用的老房子。

 

  为了让喆庐更好地承担传承弘扬爱国精神这一历史使命,2013年丘哲子女以自筹资金的形式,按“修旧如旧”原则对喆庐进行修缮,并重新收集补充整理资料,在二楼布展设立丘哲纪念馆,取名为思哲堂。

 

  修缮后的喆庐重新焕发出昔日的独特魅力,还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党员教育基地,成为当地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最直观、最生动的教材,真正发挥了教育后人的作用。

 

  在大黄村门外,见证昔日客家族群往返南洋追逐梦想、勤劳奋斗沧桑历史的大黄古驿道,也于近年重焕生机与活力,成为乡村旅游的又一好去处。

 

  大黄村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力抓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留住山水乡愁的同时,该村也在思考探索如何让村民“看得见发展、望得见远方”。

 

  瞄准传统优势金柚产业,该村党支部(2018年升级为村党委)牵头整合全村28家金柚合作社,吸收社员入股资金1000多万元,成立大黄金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成占地300亩的金柚产业园,形成抱团发展的新局面。

 

  此后,依托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契机,该村金柚产业不断提质升级,加上2018年承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分会场庆祝活动,这个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让乡村留得住乡愁,让村民看得见发展,大黄村是梅县区全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

 

  通过不断强基、造血、铸魂,梅县区已集中资源打造了丙村、雁洋、松口等一批示范样板,形成了传统村落与文化、生态、产业等综合资源联动发展模式,先后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中国最美县域、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等荣誉,探索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梅县样本1.0”版本。

 

  传统古村落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做好保护和利用两篇文章,做到活态保护,梅县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保护资金仍缺乏、产权人依法履行保护义务的观念缺失、传承古村落文化的本土人才断层等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接下来,梅县区将以申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为契机,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做到稳保护、促传承;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政府—社会—村民共同参与机制,做到亮特色、促发展;集中连片形成合力,带动辐射周边发展,做到强示范、促全域。”卢敏军说。(南方日报 黄韬炜 曾健锋 彭于豪 冯森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