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侨乡广东】碉楼下的“侨网格”:江门开平探索“网格+侨”新模式

2022年12月12日 22:47 来源:侨乡广东


在蚬冈镇侨心广场,中坚楼、家国故事侨心馆、旅南美侨心馆成群矗立。杨兴乐

在蚬冈镇侨心广场,中坚楼、家国故事侨心馆、旅南美侨心馆成群矗立。杨兴乐 摄

 

  方婶是土生土长的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人,这里承载着她读书成长、结婚生子的所有记忆。正因为如此,几年前儿子阿章决定要出国做厨师时,她和老伴选择了留下,成为了侨眷。

  开平素有“华侨之乡”的美誉,祖籍开平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超过78万人,像方婶、方伯这样的侨眷数量更加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治理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大多数祖籍和户籍人口外流,农村劳动力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如何解决?侨眷侨属的亲人常年在外难以回国见面,老人的生活起居谁来照料?华侨华人新生代逐渐长大,如何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直面难点和痛点,开平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探索出“网格+侨”新模式。依托“侨网格”,一系列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汇聚侨智的举措在开平各地落实见效,用心用情写好侨乡基层社会治理的“侨”文章。

  一片真情换侨心

  出国之前,阿章曾经在国内多座城市工作,因为烧得一手地道粤菜得到老板赏识,一直有不错的收入。几年前,阿章嗅到了在国外开中餐厅的商机,决定带上家人远赴加拿大。然而,方婶和老伴婉拒了儿子的邀请,决定留在村里颐养天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不想离开了。”

  这样的故事常常在强亚村上演。强亚村是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所在地,这里户籍人口1730人,海外侨胞超5640人,分布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侨服务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

  今年以来,开平市将为侨服务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积极发挥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侨力量”。在科学划分475个智慧网格的基础上,开平通过侨团群、同乡会等载体同步建立“侨网格”,在每个网格安排1名兼职侨务联络员,全面加强对侨胞侨眷群众的关爱。兼职侨务联络员定期联系上门走访了解相关情况,妥善及时帮助侨属侨眷解决烦恼,实现为侨上门服务常态化、侨情信息掌握精准化、侨事侨难解决及时化。

  “我不会用手机,你们教教我吧!”得知阿章出国工作,网格员便成了方婶家里的常客,三天两头上门看望他们。一次闲聊中,方婶提到想学习使用视频电话,网格员立刻手把手教学。现在,方婶隔天就跟6岁的孙子打视频电话,“听着孙子讲国外遇到的趣事,一家人还像以前一样亲近。”

  阿章与家乡的联系除了隔天一通的视频电话,还有塘口镇自主开发的“侨之家”“德邻汇”综合服务平台和百年侨刊《古宅月刊》。打开“德邻汇”APP,海内外的村民可以获取强亚村政务、村务、财务和“三资”管理等动态信息,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古宅月刊》今年复刊发行了第100期,海外侨胞通过“一纸家书”看到家乡巨变,架起一道天涯若比邻的“连心桥”。

  目睹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不少侨胞向强亚村捐出善款,也吸引一批侨胞、村民和社会资本前来投资发展旅游产业。塘口家宴方老板是香港人,看中了家乡碉楼的文旅潜力,6年前回来投资民宿。“网格员指引我们落实防疫规定,帮我们解决经营过程中各种问题,让人安心。”

  一腔赤诚显侨力

  “以前这里是侨园宾馆,像大花园一样,很多华侨华人回来探亲都住这里。”聊起小区所在地在上世纪80年代的“威水史”,归国华侨陈碧秀和长沙街道侨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伟权滔滔不绝。

  侨园宾馆由华侨捐建而成,取名“由华侨兴建的园林式宾馆”。后来宾馆拆除,在原地建起了小区,社区也保留了宾馆的名字,叫侨园社区。这个社区不仅承载了开平人对侨园宾馆的记忆,也成为了不少华侨华人回乡购房置业的首选。据不完全统计,心系社区的海内外华侨华人约有1500多人,每到侨胞回乡探亲的时节,小区总会特别热闹。

  归国华侨陈碧秀就是其中的一员。2008年,陈碧秀退休,从美国回到了家乡开平,住进了侨园小区。因为热心公益事业,陈碧秀一回来就加入了义工组织。几年下来,“秀姐”成为了社区无人不知的红人,在她的带动下,社区专门设置成立了义工服务站,义工队伍不断壮大。

  今年,开平在推动网格员下沉“侨网格”的基础上,发动侨胞侨眷走进网格,参与到社区议事协商、基层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保障、困难结对帮扶、公益慈善活动等工作中来。

  陈碧秀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带头人。无论是在扶贫济困、平安建设,还是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总能见到她的身影。疫情防控期间,她还主动加入社区网格员队伍,在楼栋里入户走访、在采样点维持秩序,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更多身处海内外的侨胞加入到了“侨网格”的治理中。开平全市各镇(街)和职能部门以“侨网格”为单元,收集了76个慈善募捐项目,编制出《开平市慈善募捐地图》,项目涵盖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方面,累计收到慈善捐赠共2932.08万元,为开平市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年的“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开平市通过“侨网格”创新宣传方式,开展“献爱心小程序捐款”活动,海内外近3万人次累计捐赠资金181.47万元。

  如今,侨园社区计划打造一个侨务工作站,为心系社区的华侨华人提供房产处置、法律咨询、公证认证等服务。如果侨务工作站落地,陈碧秀有望成为第一任站长。吴伟权很期待:“秀姐明白侨胞们的需求和难处,能够找准矛盾关键点,是我们社区处理侨务工作的得力干将!”

  一呼百应聚侨智

  在蚬冈镇侨心广场,新建成的蚬冈优品馆开门迎客。周围的中坚楼、家国故事侨心馆、旅南美侨心馆成群矗立,向后人讲述着碉楼背后的家国故事。

  “一开始村民也没有信心,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常年空置、日久失修的碉楼给利用起来。”蚬冈镇党委书记刘飞介绍,该镇统筹实施“侨心工程”,计划以中坚楼侨心广场及其周边由海外侨胞托管的碉楼、洋庐为展示载体,讲述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的故事。“当经过修葺的中坚楼亮起灯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时,村民和侨胞都感慨万千。”

  中坚楼的成功点燃了大家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在网格员的发动下,侨胞捐出侨房26间,激活了农村的闲置侨房、土地等经济要素,不少海外侨胞还四处奔忙,为侨心馆提供了大量展品和史料。刘飞如数家珍:“这些展品都是侨胞从国外一件一件收集回来,再寄回家乡的。”

  “以前邻里之间都不怎么亲近,现在大家有空就到家门口的侨心广场溜达,不仅有了散步下棋的去处,也加深了村民对家乡华侨史的了解。”黄健文在村里住了40年,去年春节的场景让他印象最深刻。“乡亲们从五湖四海赶回来,都说要看看新建成的侨心馆。现在乡亲们一呼百应,一听到侨心广场有新计划新活动,都很积极参加支持。”

  如今,越来越多侨胞侨眷加入到开平的基层治理中,他们或返乡创业,或出资出智出力:塘口镇强亚村庙边村民小组侨胞侨眷捐资超250万元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祖宅村民小组在侨胞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人居环境蝶变,引入了大型民宿项目提高收入;赤坎镇紧抓赤坎古镇项目建设和筹办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一幅幅侨资源与基层治理共建共融的生动画面在各地不断上演。(南方日报 李霭莹 肖建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