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侨乡广东】中山库充村 情深寄故土 侨房新未来

2023年08月02日 23:31 来源:


/

 

图片图片7月1日上午,王国贻推着行李箱,再一次回到中山市东区街道库充村——这片承载了他童年记忆、祖辈深情的故土。


距离上一次回乡不过半年时间,但王国贻内心依然激动。


王国贻祖父王世昌、父亲王仲熹,是中山市东区街道库充村的华侨代表。受祖辈影响,王国贻对故土的一砖一瓦有着深厚的感情,此次受邀从香港回中山参加“侨心聚力·青创未来”侨青助力高质量发展大会,除了解思乡之情,王国贻更多的是想看看自己还能为家乡做些什么。


同从库充走出去的其他华侨华人、港澳乡亲一样,每每回乡,王国贻都要到库充村现存最老的古井——龙潭井旁拍照留念。


当年有一首民谣:“山头园冬稔唔及(比不上)紫马岭,柏山龙井唔及库充龙潭。”龙潭井声名在外,也是数千名库充侨胞寻根问祖的寄托所在,无数华侨华人从这里走出去,又带着对龙潭水的思念归来。


库充村是香山立县功臣陈天觉的故里,坐落于繁华的金融中心,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史料有“先有‘三涌’,后有‘皇城’”的说法,其中“三涌”指的是沙涌、福涌和库涌,“皇城”是指香山县城。因而,民间也流传一个说法——“未有中山,已有库充”,足见其在香山县的历史地位。


在中山四路与库充大街交界处,有一处牌坊屹立在马路旁,见证着库充村从农田到车水马龙城市中心的蝶变。“库充”一名,源自百姓对美好生活最质朴的愿望。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实行重农政策,库充村人集资建成第一座闸门,门上写有“库充”两个大字,寓意五谷丰登、库廪充实。从此,村名定为“库充”。


库充历史底蕴之深厚,也体现在其对外开放发展的思潮上。史料记载,清咸丰年间,库充村已有乡人去美国、加拿大等国谋生,现今旅居在海外及港澳的库充乡亲有4000多人。侨胞在外闯荡世界、辛勤劳作,将所得寄回老家修建祖屋、捐修道路、兴办学校等。村内的库充小学(今同德幼儿园)、库充王世昌幼儿园、“康乐苑”老人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都是由侨胞捐建的。


“群心力,同公益,人居馨语新图织。”在库充村史馆,保存着当地村民所作的一首词《钗头凤·看侨乡库充村》,内有一句话道出了库充村人尤其是侨胞齐心建设家乡的图景。


王世昌、王仲熹等华侨,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兴医助学,是让库充“先富起来”的重要力量。


站在库充王世昌幼儿园门口,王国贻驻足良久,思绪也回到1999年,其父王仲熹将祖宅一亩多住宅地的花园及别墅全部捐赠给库充村作开办幼儿园之用的往事。这个幼儿园,也就是现在的库充王世昌幼儿园,了解到当前幼儿园正在翻新后,王国贻立刻热心地问村里:“我还能做些什么?”

 

离开之前,王国贻和幼儿园园长约定好,等9月库充王世昌幼儿园翻新好之后,自己会再回来看看,“带着我的孩子一起。”


“库充的侨胞们有一种凝聚力,他们先辈们早期在国外干事创业,对后辈们言传身教,保持了很好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胡波说。


融汇中西 碉楼时光,侨史记忆


走在库充村,仿佛穿越时空见识到那个时代华侨华人的足迹和背影:他们带回家乡的除了钱财、建房材料,还有开放的思维;他们留给家乡的除了整洁的水泥路、窗明几净的教室、代代捐赠的钱财,还有看世界的一扇窗——碉楼。


库充村史馆内的《库充赋》有记载:“同谋乡事,侨力兴建库充市亭……街石扩路,侨资善款不断。碉楼筑造,保乡防盗相援。”


过去,为了防御盗抢,碉楼成为华侨华人对故土的牵挂、成为库充村民的坚固盔甲;现在,穿越百年时光,碉楼成为库充华侨华人对故土眷恋的标识、成为库充村独一无二的侨史记忆。


身处最繁华的市中心,鲜有人知道库充村是中山碉楼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库充村民国时期建有30座碉楼,如今,仍存碉楼24座,被评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有13座。


沿着东裕路拐入库充村交错的小道,在一众民房中,一座座高耸的碉楼十分显眼。走进碉楼内部,与灰色外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碉楼内部精雕细琢的装饰。上世纪,华侨华人从海外运回来的瓷砖、玻璃,在岁月的浸润下,依旧述说着往日的荣光。


时间回溯到民国初期,当时库充村发生了一件盗贼入村打劫事件,匪徒冲进村中翻箱倒柜,掠夺财物。


为了防止盗贼抢劫,库充村民和华侨、侨眷等开始兴建碉楼防盗,库充归侨及公众集资在村内四周建起了5座坚固的大碉楼,分别命名为太平、镇东、镇南、镇西、镇北,每座碉楼都有自卫队守卫。


华侨出国谋生接受了西方的建筑思想和建筑艺术,因而库充碉楼在建筑风格和审美方面,呈现不同于国内传统碉楼的特点——比如内部的装饰、色彩的选用等,都体现出了彼时流行的西洋风格,最终建成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碉楼,展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审美。


活化侨房 致敬过去,投资未来


库充村地处中山市城区中心,东邻东裕路,西靠兴中道,南靠博爱路,北有中山路。在库充村外数百米处,是中山的金融中心。


尽管身处城区中心地段,但传统的库充村往往是安静的,大榕树、老祠堂,夏日的凉风一如百年前的温柔,吹拂着这个古老的村庄。但年轻的库充村又是充满活力的——近年来,库充侨房开始以老面貌、新内涵展现在大家面前,咖啡馆多了,研学活动多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了。


刚入夜,开在库充村史馆隔壁的OC's Home coffee咖啡馆开店迎客了。

 

这是一间开在侨房里的咖啡馆,活化利用起来的侨房延续了近百年前的荣光,咖啡馆负责人玲姐是侨房房主的侄媳,她希望咖啡馆能给库充村带来新活力。


爱好咖啡文化的玲姐选择将咖啡店开在侨房里,是基于对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侨房的热爱,她希望将侨房更好地保存下来。


“大伯人在加拿大,近百年来,这个侨房住过很多人,住客除了房主亲戚,还有在困难时期临时居住的街坊。疫情之前我们经常往来,我和家人多次前往加拿大探亲,大伯也回来过。侨房里面的老物件和设计中西合璧,有明显的民国时期特色,这里很适合用来宣传传统文化。通过将侨房转化为现代咖啡店,我希望更有保留这个建筑的现实可能性,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侨房的美。”玲姐说。他们也经常与侨房的主人交流家乡的变化,让远在海外的侨胞感受来自家乡的温暖。


在库充村约有100多座侨房,其中富有建筑特色的侨房近50座。在咖啡馆附近,也是一间被重新活化利用起来的侨房,这里是库充2号碉楼,经过修复、改造,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特色,又引进了现代时尚元素,将新旧有机结合,如今被改造成了中山市“阳光之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体验式教育基地,在保护侨房的同时,也让老侨房发挥新作用。


“这些历史建筑代表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保留碉楼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投资。”玲姐说。她希望,未来能够将咖啡店打造成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为当地社区和游客提供了解库充侨文化的机会,从而吸引更多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库充村,将这个建筑群开发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相信,库充村有能力成为第二个‘江门启明里’。”玲姐说。


库充村经联社党支部书记吴展航介绍,近年来,库充村在人居环境、文化建设方面不断提升,库充村史馆被评为市级家教家风实践基地,陈天觉历史文化广场也是东裕社区优秀家风传承基地。目前,村里正推进规划库充文旅路线,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当前,库充村启动了新一轮的计划:争取各部门支持,把侨房活化工作做得更具规模,实现连片开发,打造库充文旅路线。


这是库充侨房的新未来。(南方日报 苑世敏 罗丽娟  董菁菁 摄影: 叶志文)

图片

■特写从“GOOD LUCK TO YOU”到“民族精神”一个侨村的家国情怀
行走在库充村,在一座老侨房内看到一个真实场景:祖屋神龛上方,写着一行英文字母:“GOOD LUCK TO YOU”。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情境。远在海外的游子思念家乡,家中祭奠祈愿风俗仍在,却在重建祖屋时,西学中用刻下了英文的“祝好运”。
这是一个侨房装潢折射出来的时代印记,也是当时人们对个人、家庭的美好祝愿。
时隔多年,这行字依旧完好无损地刻印在侨房中。透过这座建于1948年的建筑,依稀可见当年从库充村走出去的华侨华人开风气之先、兼容并包的气度。
如果说将西方元素融入位于中国岭南一个小村庄的建筑,彰显了当时敢为人先的库充侨胞将多元文化带回中国的魄力,那么在另一所库充侨房内堂里面,刻在木质装饰墙上显眼处的“民族精神”四个大字,则时刻宣示者,无论走多远,华侨华人始终有颗中国心,不管他们走多远,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家乡。
百年前,中山华侨华人远涉重洋,在异国他乡谋取生计,他们将国外的思想、文化带回家乡,同时也以不忘家乡、不往祖辈的初心,前赴后继地加入到建设侨房的行列中,从而留下众多兼具开放思维与爱国爱乡情怀的建筑作品。
当年,“三部曲”——娶妻生子、修建祖屋、购置田产是库充华侨的奋斗目标,他们虽人在国外,心仍在故土。
从熙熙攘攘的中山路到幽静安宁的库充村,从不断崛起的CBD高楼到穿越百年时光的碉楼侨房,库充村的开放包容、家国情怀在历史洪流中延续、生根、壮大。从“GOOD LUCK TO YOU”到“民族精神”,一个小小村庄的小小侨房内,镌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沉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家国情怀精神标识,是无数库充华侨华人走向世界、回到故土的强大精神力量。某种程度而言,在库充侨房留下的英文祈愿和“民族精神”字刻,既有“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智慧,更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兼容并包和守正创新的血脉内在贯通,这是传统历史的深厚底蕴与开放发展的崭新气象在一个侨村侨房的深相融通,形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经典表达。
思念如水,浸润无声;爱国如潮,浩荡弦歌。从过去到未来,从海外到库充村,一条鲜明的脉络始终在华侨华人内心根植——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焕发强大生命力,铸就了库充村的过去,描绘着库充村的未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