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1日 01:03 来源:
诗意浓浓的4月观看了在Poblenou 歌剧院上演了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女主角是唯一的一位华裔歌唱家翟鹏博士Sarah Zhai ,从第一次看她的表演到今天我一直都被震撼着。也因为歌剧,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同样的震撼和惊叹一直涤荡着我,让我不得不说说我内心深处的感受。
(一)布景、道具和服装
西班牙人对于艺术的尊重从观众的穿着打扮和身体语言上就表现出来了。来到这所历史悠久的剧院立刻感受到歌剧散发的魅力和馨香。剧院对面的街心公园里,我注意到一个穿戴整齐的老人捧一朵玫瑰和他的夫人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候,我猜想,他们是不是来听歌剧的?玫瑰花是不是送给翟博士的呢?
临近开场时间在剧院门口人们已经排了两列长长的队伍。他们安静而有序,涵养而典雅。这一群等待的人是在这个城市里因热爱歌剧而被分别出来的人,我和也先生有幸位列其中,先生是油画家观看这部歌剧也定更深有感触。《波希米亚人》意即“艺术家的生活”, 舞台由一副巨型法国城市油画的投影为背景,着墨处尽显灰调,暗合这一出悲剧的底色。乐队落座、调音。这是19世纪初法国巴黎拉丁区的一个阁楼里,诗人鲁道夫和画家朋友首先出场,在寒冷的圣诞节前夕,他们穷困潦倒,蜷缩在冰冷的小屋里,靠燃烧旧诗稿来取暖,男高音和男中音的一唱一和里感受他们生活的艰辛。后来哲学家和作曲家带来了木炭燃料和吃的,也有几张新鲜的钞票。给这个节日里的惆怅带来些许安慰和快乐。艺术家们像打了一剂兴奋剂,立刻阁楼里充满了力量和期待,他们开始畅想未来!艺术家们的浪漫让他们即使面对来收房租的房东时也会以他们特有的方法加以驱赶。歌剧不止是歌唱,舞台布置和道具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个阁楼的场景和第四章的环境一模一样。艺术家们嬉闹玩耍的道具也别具一格,用一根法师棍面包作为击剑时的剑而对手居然也只用了一只拐棍,朴实又滑稽的画面让,我想起了先生常给我讲述他的经历,那些不名一文却逐梦北漂的艺术家们,苦中作乐,相扶相携!艺术是一件奢侈品,从肉体到灵魂会让追逐者倾心以赴,尽其所有,却情满萦怀,灵魂高贵。芸芸众生里,他们与常人已经分别了!
(二)演唱与表演
歌剧顾名思义以歌为剧,殊不知戏剧本身的分量绝不在歌唱之下。
第一章当咪咪与鲁道夫见面那一出戏咪咪蹲下来找钥匙时,莎拉.翟用手在黑暗里摸索的那些动作以及紧张不安的表情,把一个纯真的邻家女孩儿忐忑不安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两个人不小心衣角触碰的一刹那的条件反射和两颗孤独寂寥的心萌生情愫互相倾心的那一刻,爱情在他们的歌唱里和眼神里迸发了。绣花女咪咪是一位肺病病人,她不断地咳嗽和柔弱无力摇摇晃晃地亦步亦趋,歌声从抽丝剥茧里娓娓道来,柔曼而细腻,婉转而悠长,细细讲述自己的经历,后来得知翟鹏儿时得过哮喘病,我想这虽是对她事业的巨大挑战,也是让她表演如此惟妙惟肖和真实的因素之一吧。接下来的曲目里绣花女对爱情的坚贞不屈又显出柔中带刚的斩钉截铁!歌剧不仅歌也有戏。翟博士演出了这位绣花女的渴望与无奈。
第二幕是整个曲目最让人放松的段落。也是道具服装最完备最绚丽的一节。在集市上人们的各种演绎让我看到歌剧不仅仅唱歌,剧务准备的功夫绝不亚于其它艺术形式的表达。
第四章咪咪想见鲁道夫最后一眼,她费尽气力爬上阁楼,一一与大家告别,最后躺卧在床上,与鲁道夫做最后的诀别那一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Sarah 的姿势是躺卧的但她唱的时候需要自己用力抬起上身,一边表达着病痛和心痛,一边要唱出最后的哀歌。她与男高音对唱那一段的表演让人看了肝肠寸断,与其说倾诉不如说是滴血地呐喊。她已经病入膏肓,挣扎着吐出最后的气力宣告对这个世界的不舍的留恋以及不能与恋人长厢厮守的深深的遗憾。她气若游丝,气息颤抖,又声嘶力竭,饱含无限伤感。足以显出歌唱家演唱的功夫!
(三)高音
歌剧中有高中低音。根据剧情需要变换合适的演员。叙事过程一般用中音平铺。当情绪低落时往往使用低音,第四章当咪咪爬上阁楼以后,所有人都认识到他病情怕是没救了。这时候作曲家直接趴在桌上抽泣,哲学家则是一直在表达他们非常想救治咪咪的愿望和决心,但是男低音是我们感受到那个孱弱的呼声是那样的无力和低沉,那样的犹疑和不确信。直至他们有些绝望地离开阁楼希望那不多的时间留给鲁道夫。
尽管绣花女体弱患病,但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她内心强烈的愿望和爱恋丝毫不逊。她的表达时而羞赧时而高亢,时而急促又时而优缓,翟博士深深把握角色情绪,火候拿捏的入情入理。似乎能感受到他们之间迸发的爱情力量。第三章当咪咪被告知要结束这段感情时,咪咪的伤心、不舍、自怨自艾、又满含期待。这种哀怨神伤的无奈击碎了咪咪对未来的向往。但是当鲁道夫道出自己要分手的苦衷是因为他担心再让重病的咪咪住在他简陋寒冷的房子里会更快的死去,绣花女终于释然了。便纵有千万难舍,她终要与君诀别。虽然在春天到来之前她想留住这残破的冬天,直到永远!翟鹏把咪咪求助马尔彻洛的二重唱推到整部歌剧戏剧冲突的高潮,她似乎就是一个演悲剧的天才,作为她忠实的粉丝我没有一场能做到不流泪。追求爱情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可是守住爱情却需要勇气和责任。对于浪漫的艺术家来说,虽满腹诗书却囊中羞涩;虽力拔山兮却回天无力;只能一声叹息任自己的爱情随风漂流……这就是历代历届青葱岁月的艺术家们的真实写照!(四)谢幕
整场歌剧内容丰满,演员众多。每个人都在演他自己的唯一。普契尼的唯美主义的阐述和对比烘托,让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不衰。恐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烘托效果。
画家男中音和女友完美的配搭几次都成为主唱的烘托。凸显故事的悲情、同时紧扣着主题:艺术家生活的艰难衍生出的对社会的屈服和无奈。集市上的各种附和唱法、以及民间小调,既调解了气氛、中和了压抑的浓度,也彰显了法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从各种服饰上也让人们见识了古典文化的气息。
今天的乐队、指挥不遗余力地演奏着。我看见指挥在间休时擦拭汗水,他们好比歌剧里的盐,没有他们歌剧便会索然无味。谢幕时,我也看见了他们的优雅!在这场剧目中,每一颗螺丝钉都不可或缺!他们都认真的演自己。好比水珠,也能折射太阳!曲终人散了!翟博士出现在后台!她谦和地跟大家合影留念。那位老年夫妇出现了。那朵玫瑰果然送给了今天的女主角—-翟鹏博士Sarah Zhai,还有一个插曲2位小朋友一直在旁边等待她签名,而翟博士没注意到匆忙准备到后台换衣服,小粉丝顿时很失落,一位细心的观众看到告诉莎拉.翟,她不顾疲劳返回来给小乐迷签名,目睹这一暖心的瞬间感触到在西方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之高,欧洲那么小的孩子对这样有难度和深度的歌剧如此喜爱,也为翟鹏博士的谦卑和平易近人而感动。祝福她7月6号本剧下一场,也许还会客串女二号穆塞塔在Palau de la musica 的演出更加精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