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在加泰成长的华裔青年 在文化交融中寻找身份认同

2025年02月26日 03:17 来源:


/

ElPeriodico报消息(编译 KK) 20年前,Gnacia Liu出生在巴达洛纳,父母是早年来到西班牙的中国移民,从她出生起便经营着一家百货店。

她的口音地道而纯正,她的面孔仍然让许多人好奇她是否是被收养的。“我不觉得这个问题困扰我,我认为分享我的故事有助于打破偏见。”Gnacia目前在巴塞罗那大学(UB)攻读教育学,同时在巴塞罗那自治大学(UAB)学习小学教育。她坦言自己仍在寻找身份认同:“我感觉自己两者兼有。在家时,我更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但我的思维习惯是用西班牙语和加泰罗尼亚语的。今年夏天我去了中国,虽然与家人的联系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根源,但我并不觉得那里是我的家。”

她描述自己“始终处于一种模糊状态”,但最终,这种文化的交融让她学会了欣赏多元之美。Gnacia推荐了一部纪录片《Chiñoles y Bananas》,这是一位华裔青年记者制作的作品,很好地反映了她的感受:“‘香蕉’这个比喻很好地展现了这种文化双重性——外表是黄色的,但内心却觉得自己是白色的。”  

Gnacia在几个月大时就被父母送回中国,由奶奶照顾,以便父母能够专心工作,为家庭争取经济上的稳定。“我是在幼儿园大班(P-5)时回来的,那时候我开始面临很多沟通上的困难。我听不懂任何人说话,后来甚至留级了一次。”Gnacia记得那段时间充满了悲伤:“在学校里,我几乎不说话,只是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直到初中(ESO)时,我才开始真正与他人沟通。”考虑到她如今的成熟度,这一经历显得颇为不可思议。  

“在学校里,我被认为是个‘怪人’,因为我是班上唯一的华裔女孩。幸运的是,我有一位辅导老师一直在身边帮助我。下午放学后,我常常独自在父母的百元店里玩玩具,或者骑着自行车在社区里兜圈子,但内心却是孤独的。”后来,她在初中时转学,结识了她的挚友,这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友谊可以帮助你成长很多。”她感激那些曾帮助过她的专业人士,“他们建议我参加‘esplai’(课外活动组织)来练习加泰罗尼亚语,这对我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也正是在那里,她发现了自己对教育的热爱。

Ting和Gnacia是大学的朋友,两人都在学习教育学。Ting的经历与Gnacia有些相似,但她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她们对外界将华裔年轻人简单归类感到厌倦。Ting也是在加泰罗尼亚出生的,但小时候被送回中国生活,直到父母攒够钱开餐馆后才返回西班牙。如今,她的父母仍在经营这家餐馆,Ting也在那里长大。与Gnacia不同的是,Ting没有感受到那种“持续的身份模糊感”。  

“在学校里,我也是唯一的华裔女孩,不过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个特别大的挑战。有时候我会有点羡慕那些上中文班的朋友,因为她们在学校里至少还有两三个华裔同学,而我没有,但这并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影响。我和同学们相处融洽,他们都很愿意帮助我。”Ting现年22岁,在上大学前,她曾完成了一项高级职业培训课程,专攻医学影像与核医学,并在巴塞罗那临床医院(Hospital Clínic)做过放射技师。她自豪地说,“虽然这让我比其他直接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同学‘晚了一步’,但我觉得这段经历对我很有价值。我获得了一份学历,积累了工作经验,学到了很多。”

Ting也对自己的华裔身份感到自豪。上周,她还在巴塞罗那大学教育学院(UB)举办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中担任主持人。UB目前有超过1000名中国学生,不过其中大部分是从中国直接来西班牙攻读大学的,与她们这些在西班牙成长的华裔学生有着不同的经历。Jiayi Xu也是巴塞罗那大学的学生,目前就读于药学和营养学双学位。与Gnacia和Ting不同,她8岁时才随家人从中国移民到巴塞罗那,直接插班到小学三年级。她回忆说,数学“拯救了”她的自尊心:“刚到西班牙时,我在课堂上完全听不懂老师说的话,但我在数学上表现得很出色,这让我意识到,问题不是出在我的能力,而是我还不懂这门语言。”  

Jiayi说自己适应了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社会,没有像其他移民子女那样经历身份认同的冲突:“我看到这里的人如何生活、思考,我也看到了中国的情况,然后我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同时依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她表示,自己前不久回了一趟中国,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那是一次美好的经历。”她感谢父母给予她足够的自由,让她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  

关于华裔年轻人的文化认同问题,庞培法布拉大学(UPF)的中文教授Liyun Wang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所有出生在华人家庭的孩子都受到过中国式的教育,儒家文化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孩子拥有双重文化。”但她也指出,一些华人家庭可能会对孩子接受双重文化感到不安,甚至无法接受。她补充道:“要真正‘失去’一种文化,通常需要两三代人的时间,不会因为一代人的成长环境而完全改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