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西班牙知名华商章夏介绍华人在西班牙的创业史:“不花钱”、快速执行改变餐饮业

2025年10月02日 05:25 来源:

El Periodico消息(编译 阿彩) 西班牙知名华商章夏(Johni Zhang)1986年随父母移民至西班牙,是ICV第一位“形象大使”和有5000家B2B客户的成功商人。他讲述的故事反映了第一代华人移民的经济思维,“辛勤工作”和“极度节约”是他们在马德里、巴塞罗那和其他城市经商成功的驱动力,华人渐渐从早年做“三鲜炒饭、春卷”的中餐馆转到批发业,再到如今数字化的多元行业。

章夏生于中国,在西班牙长大,他父母因为中国在上世纪60、70、80年代的贫困而移民来西班牙谋生。这些第一代华人移民主要在餐饮业和清洁行业打拼,“工资远低于西班牙平均水平”。

80年代,华人在后厨洗碗的收入为每月“30000比塞塔”,换成欧元勉强相当于150欧元,远低于当时西班牙人80000比塞塔的平均工资,生活条件非常简陋,只能“搭铺”,“一个房间里住很多人,可能有八张床”。

第一代华人的生存策略很简单“没有假期、没有消费、存下来的钱都汇回中国”,对他们来说,一份比在中国轻松的工作已经是“更好的生活”。

Johni Zhang说,华人的储蓄心态可以用“不花钱”来概括,空闲时间是导致消费(喝咖啡、旅行)的陷阱。以餐饮业为例:“华人经营一家酒吧,就能赚到钱,在银行账户里存很多钱”,原因是从早上6点做到晚上24点,“没时间花钱”,在工作中解决一日三餐。这与西班牙人的理念和生活方式相去甚远。

70、80 年代和90年代初移民来西班牙的华人“只知道开中餐馆”,他们的商业格言是快速执行。“华人有想法就去执行,不关心品牌、形象和营销。比如我开了这家公司,从第一天起我就开始工作,仅此而已。”

这种理念后来发展到百货行业。虽然“Todo a 100”概念在西班牙以前就存在,但“华人向Todo a 100模式学,也开Todo a 100商店,复制改进,复制改进,还更便宜”,最终形成产业规模。义乌(世界上最大的供应商中心)的迅猛发展也要归功于华人在西班牙从事的这种商业模式。

章指出,现在华人社区“大量集中在面包店、酒吧和寿司店等餐饮业”。他认为长期成功的关键建议是,“如果睡着了或者处于舒适区,那就不会成功”,他强调需要不断创新,才不会被竞争吞噬。

章认为西班牙是一个“创业的好国家”。尽管不像在欠发达国家那么“暴发”,但欧洲提供稳定的法律和安全环境,西班牙“非常欢迎外国人”,如果企业家破产,“可以领政府补助”,有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