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欧洲

从来都在寻找,直到遇上巴塞罗纳(一)


/


  说到西班牙,这里热情又奔放,疯狂又血性,这个国家的繁华与沧桑,娇媚与风情,无不令人着迷。不论你是否来过西班牙,或者是否在这里生活过,你都无法忽视欧洲大陆上这个拥有最强烈民族色彩的国度。

  假如,此生在西班牙你只能去一个地方,你会选择去哪里?

  答案非巴塞罗那莫属!原因是——这周,小编想来聊聊巴塞罗那——这朵欧洲之花 。

  虽然这座城市已经被人从政治、历史、建筑、体育等方方面面翻来覆去说了很多遍,你们也被这里的建筑、风景、美食、沙滩种草了一百零一遍,即便如此,我们今天还是要重新了解一下“西班牙这片异国土地上最无法错过的风景”~

  这座城市有无数的理由让你人为之倾倒,流连忘返。

  这里有高迪的百年烂尾楼神作-圣家堂

  有西甲霸主巴萨的诺坎普球场

  有毕加索年幼时的生活痕迹,

  还有地中海的阳光沙滩……

  这些组成了独一无二的巴塞罗那。素有 “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的巴塞罗那,从过去至现在,美得如此惊人,让毕加索徘徊,让米罗留恋,让高迪毕生奉献。

  正如巴萨从来不缺乏足球明星,巴塞罗那也从不缺少艺术家。

  毕加索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另一个就是达利。天才难得,而二十世纪的西班牙画坛就出现了两个,前者为立体主义代言,后者提出“我就是超现实主义”。这两位都是特立独行的主,艺术史上的独一份。

  先说说毕加索,拿毕加索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下这位大画家的人生:

  “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

  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

  毕加索从小就开始画画,画风一直在改变,14,5岁还在走写实主义风,到后来慢慢开始向立体主义转变——从蓝色时期到玫瑰时期到立体主义再到超现实主义,瞧瞧人家的艺术语言(是不是挺抽象难懂的)。

  亚威农少女

  其中,《亚威农少女》与《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两幅名画,应该很多人都不陌生。或许你们也跟小编一样,小时候曾经在美术课上学过这几幅画,那时候小,加上这些作品太过匪夷所思,尤其《格尔尼卡》给人一种狂乱痛苦的直观感受,很难静下心来仔细欣赏。这两幅代表作中,《格尔尼卡》这幅画更纯粹地展现了立体主义画风,体现那个时期人们内心情绪与心理:痛苦、兽性与受难。

 

 

画中表现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

  毕加索在作画时,都是依靠非常理性的观念和思维,来还原出“拼凑的事实”。那些常被看做“抽象”的作品多是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如果想要一览这位天才画家的作品,不妨去博物馆细细品味。

 

 

  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Museu Picasso收藏着毕加索在巴塞罗纳和巴黎早期的作品,包括素描、版画、陶艺品、油画等超过 3500 件作品。当然,这些作品里不包括《格尔尼卡》,你想去观赏的话,必须要马德里的索菲娅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了。滑稽脸。

 

 

  毕加索博物馆在巴黎和巴塞罗那各有一个,巴黎的收藏了毕加索3500多幅作品,巴塞罗那的规模要小,但收集了毕加索少年时期的习作和画作,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曾是他的寓所,是一间建于十五世纪的优美宅邸。

  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Museu Picasso是一座建于十五世纪的宅邸。这里有着流水人家的庭院、华丽的墙壁和窗棂,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蓝色时期”(blue period)系列作品,1957 年创作于戛纳的《宫娥》系列(las Meninas)。除此之外,还有毕加索的亲笔原稿。


[编辑:页丛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