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新闻

第27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在西举行 ——中外专家举行媒体见面会


见面会

见面会

欧华报消息(记者 陆君)7月1日,由国际器官移植协会主办的第27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会展中心IFEMA举行。昨天(7月3日)上午12点15分,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先生率中方专家团,并邀请了外方专家,在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召开了媒体见面会。

参会代表团

参会代表团

本次见面会,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士、国际器官移植协会(TTS)前任主席弗朗西斯·德尔莫尼科(Francis L. Delmonico),世界卫生组织器官移植项目主任何塞·努涅斯(José R.Núñez),国际器官捐献与获取协会前任主席、西班牙器官移植研究院院长马蒂·玛亚里奇(Marti Manyalich),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长马塞洛·桑切斯·索隆多(Marcelo Sánchez Sorondo),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海波,以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中国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OPO联盟)执行主席叶啟发在内的多位中外专家代表,西班牙侨界代表,中外媒体等百余人受邀参加。

5. 国际器官捐献与获取协会前任主席、西班牙器官移植研究院院长马蒂·玛亚里奇(Marti Manyalich)先生
国际器官捐献与获取协会前任主席、西班牙器官移植研究院院长马蒂·玛亚里奇(Marti Manyalich)先生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海波主持了媒体见面会,他向听众简要介绍了出席活动的中外专家。与会专家代表接受记者提问并一一作答。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海波先生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海波先生

弗朗西斯·德尔莫尼科当选WHO人体器官组织捐献与移植特别委员会(WHO Task Force on Donation &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Organs andTissues)的第一任主席。德尔莫尼科先生表示,中国在设立“Task Force”的提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洁夫教授作为中国器官移植领域的掌舵者,对中国器官移植有着特别的贡献。WHO正是从其成立之本出发,邀请黄教授作为Task Force特别委员会名誉主席。

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士、国际器官移植协会(TTS)前任主席弗朗西斯·德尔莫尼科(Francis L. Delmonico)
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士、国际器官移植协会(TTS)前任主席弗朗西斯·德尔莫尼科(Francis L. Delmonico)

德尔莫尼科先生曾经对中国器官移植事业持怀疑态度,会上,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人捐献出自己的器官,对中国器官移植领域的质疑和有关谣言将不攻自破。

随后,黄教授在回答记者问时说道:“正像德尔莫尼科先生提到的那样,TaskForce源自2017年2月在梵蒂冈举行的‘反对器官贩卖全球峰会’,当时我们中方代表团首次在峰会上提出倡议,成立由WHO牵头对成员国进行器官移植监管的特别委员会。这项提案随后也得到了WHO及各方的支持。在本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上,成立Task Force。”黄教授就该特别委员会的构成作了简单的介绍。其中,特别委员会从WHO的6个大区、190多个成员国中选出30名委员,在此基础上,增加黄教授1名特殊委员,王海波先生也担任了特别委员会的委员。黄教授表示,当前全球范围内,器官移植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器官移植界的Task Force会像SARS爆发期间成立的Task Force一样,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也将会在这样一支队伍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在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先生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先生

随着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器官移植界的发展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仍有一些国家对中国器官移植事业持偏见和质疑。面对这种情况,黄洁夫教授也作出了相应的回答。他表示,中国的器官移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第二次迅速发展,在座的专家们可以说都是见证者。那个时期,由于中国立法建设方面落后于科技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器官捐献体系都不够完善,这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留下负面印象的原因。

过去十多年,中国的器官移植经历了艰难的改革。在多方的坚持付出与支持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道路。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立足于中国国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原则,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肯定。黄教授说:“之所以还存在质疑的声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另外就是透明度不够。国际社会仍存在没有真正了解、认识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改革的地方,说到中国器官移植,‘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的首次发声还要说回到两年前TTS第26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而对于那些将中国器官移植事业政治化、妖魔化的声音,黄教授用“狂犬吠日”予以回应。

见面会上,董家鸿、樊嘉院士、郑树森三位院士,也从中国器官移植事业领军人物的角度,分别与在场来宾、媒体朋友分享了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并针对社会存在的恶意攻击与骚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先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先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先生

作为中国器官移植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蒂教授同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马蒂教授对中国的城市和大学的名称如数家珍,他还说:“2014年,黄洁夫部长在中国OPO联盟研讨会上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停用死囚器官时,我正好也在场,我当时是会上唯一一位外国来宾。西班牙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协会(TPM-DTI)帮助中国培训了1500多名协调员,目前中国已经有2000多名协调员。”马蒂教授表示,随着中国器官捐献、移植事业的发展,他相信,不久之后,中国有望成为世界器官移植第一大国。

在随后的记者提问中,马塞洛院长也从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与成绩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反对器官贩卖全球峰会”旨在探讨全球人体器官贩卖的现状和趋势,马塞洛院长表示,通过这场会议,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模式。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非常欣赏“中国模式”,也非常认可中国尊重器官捐赠者、尊重生命的态度。“Seeing is believing,”马塞洛院长说,“我相信眼见为实,不论相信与否,事实是站在我们这边的。而且我非常高兴中国在很多方面的立场与梵蒂冈教皇科学院是一致的。”

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长马塞洛·桑切斯·索隆多(Marcelo Sánchez Sorondo)
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长马塞洛·桑切斯·索隆多(Marcelo Sánchez Sorondo)

针对记者提出的“中方参会人数的增加有怎样的意义”以及与“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报告”的相关问题,王海波副秘书长进行了正面积极的回答。

来自德国的Björn Nashan教授曾担任欧洲移植协会主席,是肝、胆、胰外科领域和器官移植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他曾在中国工作,见证了中国器官移植今年的发展。他与在场来宾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理念。

来自德国的Björn Nashan教授曾担任欧洲移植协会主席
来自德国的Björn Nashan教授曾担任欧洲移植协会主席

由于时间有限,在最后的答记者问中,叶啟发教授作为中国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OPO联盟)执行主席,就中国器官获取情况提供了直接、真实的数据分享。

中国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OPO联盟)执行主席叶啟发先生
中国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OPO联盟)执行主席叶啟发先生

何晓顺教授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同时也是该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医师。何教授最后向在场来宾介绍“无缺血”器官移植(ischemia-free organ transplantation,IFOT)这项新技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晓顺先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晓顺先生

本次见面会上,黄洁夫教授强调,中国器官移植的改革事业是一场极具代表性的、“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改革。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过去长期备受国际社会诟病,如今我们也不可否认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能做的是直面这些不同的声音,公开地、勇敢地进行改革,打破所有部门的利益与固有格局,获得全社会的支持。黄教授说:“不论内外环境如何,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坚守好自己的立场与信念,那么便不存在任何惧怕的东西。”

由国际器官移植协会主办的第27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7月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此大会是全球器官移植领域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学术会议,每两年一届。来自105个国家知名高校和医院的3000多名器官移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围绕器官移植科研、临床、社会和伦理方面的课题进行交流研讨。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以及董家鸿、樊嘉、郑树森、何晓顺、陈静瑜、叶啟发、陈忠华、王海波等中国150余名器官移植领域的专家参会并发言交流,全面介绍了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这是首次有这么多中国专家参加国际器官移植大会并作会议交流,表明中国在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的进步和取得的经验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肯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

见面会现场
见面会现场
见面会现场
见面会现场

通过27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相信国际社会对中国器官移植界有了更深的认识。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在新模式、新体系下,各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引领国际发展,对国际器官移植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全球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