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浦江十景之金色外滩 百年地标 心怀梦想再出发


来源:杨建正

来源:杨建正 摄影

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作为上海金融业发源地,外滩曾是远东第一金融街、世界第三国际金融中心。这里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最著名地标之一。2011年,原黄浦、卢湾合并为新黄浦区后,新金融在外滩金融集聚带蓬勃发展。

有梦想的地方,就有希望。

8.3公里黄浦滨江打通了一个个断点,市民健身从外滩出发,沿江畅跑,一路如风——5年前,这是梦想,如今梦想成真。

外滩金融集聚带,不仅有传统金融,更要做互联网新金融的成长地和繁盛处——5年前,这是梦想,如今梦想成真。

如果城市地标都是有色彩的,那么,金色外滩,当之无愧,百年地标,历史赋予她盛名。5年来,金色外滩,心怀梦想再出发。

梦起

打造金融集聚带

来源:杨建正 摄影
来源:杨建正 摄影

今年7月1日早上8时,梅雨季节的早上,天公作美,外滩无雨。海关大楼钟声悠扬,亲水平台上,3500人的8.3公里滨江畅跑拉开大幕,在这个的特殊的日子里,欢乐人群要享受全民健身的乐趣。

不远处,那只举世闻名的金融牛,低首奋蹄,跃跃欲试。5年来,金融牛,见证了外滩滨江贯通,也见证了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成长。

2011年,原黄浦、卢湾合并为新黄浦区,新黄浦有个心愿:打通滨江8.3公里,同时,打造外滩金融集聚带。

2013年5月,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规划发布。2.6平方公里、4.8公里岸线的外滩金融集聚带分为“一轴三段”:老外滩地区、十六铺地区、董家渡地区。其中,新开河路以南为南外滩地区,用地面积为1.6平方公里。南外滩位于黄浦江核心滨水区,历史底蕴丰厚,有垂直滨江、密集分布的历史街巷、仓库、会馆、教堂等近代历史建筑。

一个显著特征是,在着重发展互联网新金融的集聚带里,也注重保留历史文化遗存,南外滩一带将沿用体现“码头文化”的历史道路街巷名称。依据规划,老地名得到保留,新建筑一律格调质朴,道路也不会太宽;因为要配得上精致小巧的历史街巷,所有新建筑都采用垂直滨江的行列式、围合式组合布局,“小尺度”的空间肌理,一脉相承。著名的商船会馆也将得到保护利用。200多年前,沪上第一家行业协会组织——商船会馆成立;今后,商船会馆将成为“会馆文化纪念馆”,传承会馆文化。建设南外滩,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在原有的城市生活中增加一些新元素。

当时预计,南外滩全面建成大致要10年,区域形态追求“独特融合”——在老上海的新金融集聚区里,“保留元素”和“新元素”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历史不会在这里断流。

规划,凝聚了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梦想。百年金色外滩,经历过金融业的辉煌,也经历过褪色和落寞。在新黄浦,在互联网时代,金色外滩,梦起金融集聚带。

亮灯

新金融入住老建筑

外滩,有一处地方叫“外滩源”,外滩源里,有幢老建筑叫协进大楼,是外滩众多经典建筑之一。

外滩源,顾名思义,就是外滩的源头。上海开埠起,1849年英国人最早在“外滩源”地段建造驻沪领事馆、商务和传教机构,区域内保留着一批建于1920年至1936年间的近代西洋建筑,是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外滩源项目是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是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先行工程,项目一期为“圆明园路-北京东路-虎丘路-南苏州路”围合地块,占地1.68万平方米。根据规划,这里将建成商业金融、文化、酒店式公寓、办公及公共广场等公共设施。

圆明园路169号协进大楼,建于1923年。2014年,这栋多年黑灯瞎火的老建筑,星星点点重新亮起了灯,在流光溢彩的外滩,这重新亮起的灯火,不一般。

老建筑的入住者是马云、马明哲、马化腾“三马”投资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全球首个“持照”网络保险公司,也是互联网金融在上海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为了迈出这一步,外滩金融集聚带已酝酿多时。

2013年,互联网金融萌芽,《黄浦区关于建设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的实施意见细则》发布,“真金白银”支持互联网金融。当时,与黄浦区金融办接触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有40余家,涉及金融控股、互联网支付、P2P网络信贷、云银行、在线金融产品销售、财富管理、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等诸多类型。细则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允许新金融机构有条件使用“外滩”招牌——外滩作为全球知名的地标区域,一般不被允许在企业名称中使用,外滩金融集聚带解放思想,表明全力支持金融创新的决心。

2014年,外滩金融集聚带重点扶持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国内唯一获批筹建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落户外滩。

有了这些铺垫,“三马”入住外滩源,水到渠成,老建筑重新亮灯,点亮了新金融在百年外滩的新希望。

希冀

真繁荣真畅达

鸟瞰8.3公里黄浦滨江,北起苏州河,南至日晖港,东临黄浦江,西至中山路,其中,1.5公里外滩亲水平台,最负盛名。

夏夜华灯初上,漫步1.5公里外滩滨江亲水平台,海关大楼钟声悠扬,环顾浦江两岸,看浦西经典建筑,金碧辉煌,看浦东陆家嘴,熠熠生辉,她们都见证了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

财大气粗,就能搭上互联网,位列新金融?在外滩金融集聚带,答案是:未必。当金融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的金融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新金融如何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风控?5年来,外滩金融集聚带给出了一条“两手都要硬”的可能路径,大胆探索,防控风险,促进发展,带动繁荣。

说来有点不可思议,在人们的印象里,地方政府似乎总是想尽办法招商引资。可是,面对申请落户黄浦的700家金融、类金融企业,区金融办拒绝了500家,留下了200家。

门槛高,为啥?说个故事,不难窥见其中缘由。一家从事钢贸的企业,财力雄厚,也打算试试互联网金融。于是,到黄浦金融办申请落户。要落户,得先通过“面对面”的评估。

金融办问:打算如何发展金融业务?

钢贸企业答:金融办要我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钱不是问题,有钱。结果,没戏了。

因为,外滩金融集聚带要引进的,都是有实力、有前途、代表发展方向的“先进生产力”,不会捡到篮里都是菜。一个打算进军新金融的企业,一定要带来“蓝图规划”,至于是否般配,先过金融办的“评估关”——评估,不止是跟政府部门“面对面”,政府部门同时会委托第三方对申请方进行“背景调查”,为风险防控把好“落户关”。风险防控,避免了新金融的“虚假繁荣”,有助于实现长久而真实的繁荣。

来源:杨建正 摄影
来源:杨建正 摄影

5年来,外滩金融集聚带从推出全市第一个促进新金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起,即见证了新金融从“懵懂”到“成长”的历程,其间虽难免“成长的烦恼”,抓住机遇,把握脉搏,探索走向,却是不变的主题。一组数据是,黄浦区现有持牌金融机构580余家,金融、类金融机构3000余家,实现了金融机构多类型、全方位、立体式的集聚。

今年元月,黄浦区人代会期间,区长杲云在回答人大代表提问时说,截至2016年,黄浦区金融业增加值76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4%,约占全市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16%,占全区GDP的37.8%;全年金融服务业完成总税收160.59亿元,同比增长39.8%,占比25.7%;金融服务业已成黄浦区高端服务业体系核心产业,贡献跃居六大重点产业之首。

今天,在黄浦滨江8.3公里贯通之际,辽阔天际线下,金色外滩,追求的,是真繁荣真畅达——辉煌的经典建筑,宜人的亲水平台,写照着金色外滩的底蕴,寄托着是金色外滩的梦想。

 

外滩源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33号

交通:2号线、10号线南京东路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