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新闻

打造无愧于时代的千年之城


/

欧华报北京消息(记者 梓伊)7月17日,我们海外华文媒体一行来到京东门户的通州,参观了城市规划馆。


通州,地处京津冀腹地。这里在古代是漕运中心,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和水路进京的枢纽,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2200多年来,日夜奔腾的大运河水见证了通州的历史与变迁,见证了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推进,通州命运迎来的转折——2016年5月27日,中央研究部署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通州肩负起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使命。

根据规划,到2035年,北京副中心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成为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同时,作为北京的一翼,城市副中心将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承接中心城区40万至50万常住人口的疏解。

令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惊叹不已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科幻般”的智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人民环地下空间。据介绍,人民环地下部分将集成多项全球最前沿的城市建设科技,涉及城市的轨道交通、市政设施、物流仓储、能源储备、应急避难、战略储备等多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总长度约30公里,断面深埋50米,是确保城市副中心用最集约的方式获得支撑城市长久稳定发展的基础骨架,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服务效率和发展韧性。人民环的十大系统层层叠加,合理地立体分布在未来城市的地下,实现垃圾的自动转运、雨水的收集回用等各种现代化功能。人们换乘交通不用“万里长征”,维护管线无须“挖地三尺”,在这里的人们将能享受到真正的“未来生活”。

这座“未来之城”还是一座绿色生态之城,规划建设17处面积10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园,重点建设约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实现森林入城,让居民不仅看得见“绿”,还能用得上、用得好。城市在六环边布置了10个重要的节点,每个节点都有绿植、遮阳亭、咖啡厅、服务室等成套的服务设置,不仅可以满足人的使用,同时也能满足动物迁徙的需要。

“无论是设立雄安新区,还是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最终的目的,都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目前全球已有六大世界级城市群,我们要建第七个。”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述。

这真是一座创新之城、智慧之城、绿色之城,人文之城,打造无愧于时代的千年之城,建设国际一流的“未来之城”,参访记者无不为祖籍国的雄心和实力感到自豪和骄傲。2035年,北京这座千年古城将与时代同步,焕发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