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贡献60%以上GDP

华恒新能源是一家专做太阳能电池片的民营企业,2018年7月1日正式投产。图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恒新能源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岗位上忙碌着。 来源:孙井贤摄,人民图片
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民营经济是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去年全国政协工作的重点之一。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民营企业用近40%的资源,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GDP,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
近年来,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让诚信守法的企业贷款无忧实施融资奖励政策,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建立企业转贷资金机制,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减费让利,规范融资中介服务收费行为。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深化“银税”合作机制,让诚信守法的企业贷款无忧。
——提升企业注册便利化程度
通过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改革、“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简易注销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努力提升企业注册便利化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夯实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清偿民营企业被拖欠账款
2018年11月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积极清理被拖欠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目前,全国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共清偿民营企业账款超过1600亿元,其中,农民工工资、民生安全工程欠款得到了优先清偿。
——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间投资空间近年来,政府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间投资空间,投资贸易更加宽松便利。持续加大民航、铁路等重点领域开放力度,吸引民间投资积极参与民用机场、高快速铁路项目建设,部分垄断行业通过混改积极引入民间投资。政府通过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使得民营企业办事创业更加便捷高效。
——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深化“营改增”改革以来,政府积极减轻民营企业所得税负担,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降低部分涉企收费。未来,政府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等等。




人民日报记者 李欣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