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中餐西渐,如何“征服”外国人?


资料图(临夏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资料图(临夏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餐的传播与演变已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关于中餐“本土化”和“创新发展”的讨论。中餐在海外的传播和演变究竟是怎样的?

守正创新:中餐国际化的成功之匙
餐饮业专家文泽(文中皆为化名)日前接受小侨采访表示:“中餐走出去要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保留根本性的东西,融入当地特色,这就是守正创新。“中餐走出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时,华侨华人靠菜刀、剪刀、剃刀‘三把刀’立足,此时的中餐以服务华侨华人为主;第二阶段为迈入主流社会,此时的中餐与当地口味结合,推出改良菜品;第三阶段为品牌中餐国际化阶段,也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阶段。”文泽介绍道。即便所处阶段一样,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中餐在走出去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北京烤鸭走出去时,鸭胚难以走向海外,这就影响了烤鸭的质量与味道;火锅底料中有些成分难以进入海外,那配料便需要调整。食材、调味料、文化……都是中餐品牌‘出海’应该思考的问题。”文泽说道。
图为巫溪烤鱼。
法律法规与文化融合:中餐出海的双重挑战
“中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新加坡有家名为‘阿里疆’的中餐馆,生意十分火爆,这家餐厅是中国的快餐品牌‘西部马华’的‘出海’作品。”文泽表示,在“走出去”时,西部马华坚持用中文大、外文小的招牌,将中式正餐、清真餐等美食融入瓷器、筷子、装饰等充满中华文化的环境中,吸引了不少名人前往。如果在中餐厅中安上屏幕,播放中国风光及中国电影,那中餐馆将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绝佳窗口。”文泽说道。


图为重庆的火锅。 刘贤 摄
如何擦亮中餐馆这扇窗,是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议题。在文泽看来,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政策法规的不熟悉,是很多中国餐饮企业在国际市场中遭遇的困境。由于对法律法规缺乏了解,一些餐饮企业可能会触碰到红线,导致经营受阻甚至被处罚。“在出海前,业者应该对法律、相关政策、饮食风俗、进行充分调研。”文泽举例道,在新加坡,没有工作签证的厨师是不能下厨的,否则就会受到处罚。“再比如,我们常说餐馆要品牌化,要有品牌意识。但不少餐馆连商标都没有注册,这是万万不行的。”文泽说道。
中餐出海:把握市场脉搏的关键要素
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如何成功地将中餐推向国际市场?这是摆在众多餐饮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

资料图:美国旧金山湾区中餐馆
文泽表示,中国餐饮企业在国际市场中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只有深入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惯、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积极开展品牌营销活动,才能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成功。同时,中国餐饮企业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中餐的国际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