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奢侈品“代购生意”悄然退潮 中国中产消费意愿减弱

世界报消息(编译 KK) 在西班牙马德里,曾活跃多年的华人奢侈品“代购生意”正悄然退潮。一对从事奢侈品代购的华人情侣近日坦言,他们已经数月未接到来自中国的客户订单,原本稳定的“购物链”如今陷入停摆。这对居住在马德里的年轻华人夫妇,过去四年专职从事奢侈品代购,业务流程严密:客户在中国提前下单支付,中间人负责资金兑换和接洽游客,游客以“购物替身”的角色购买名牌商品并利用Tax Free退税政策从中分得提成。品牌包括 Louis Vuitton、Gucci、Dior 等欧洲奢侈品牌,一度深受中国中产青睐。
代购操作通常在 El Corte Inglés、Gucci 和 Louis Vuitton 专卖店等地进行,游客以现金购买奢侈品并获取退税单,后在 Barajas机场T4航站楼完成退税操作,并按约定比例收取返现。商品随游客行李返回中国,再由快递员交付至最终买家手中,流程顺畅,佣金丰厚。
今年年初开始,业务骤然降温。一位曾多次合作的中国游客主动联系这对情侣时,首次被婉拒,原因是“没有客户了”。据他们透露,不仅是自己,其他在西班牙从事同类业务的华人同行也面临同样困境。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变化与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观念转变密切相关。数据显示,疫情后中国经济承压,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债务攀升、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使得原本热衷海外购物的中产群体转趋保守。据官方数据,2024年中国中产已超过5亿人,但消费意愿明显减弱。
Bain & Co 发布的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同比下滑近20%,其中以高端手表和珠宝跌幅最大,超过30%。在上海等一线城市,不少奢侈品牌门店相继关闭。
过去十年,中国中产曾是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金主”。2021年,约760万名中产千禧一代平均每人花费8,700欧元在奢侈品上,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成。如今的消费焦虑正在重塑行为选择,连原本颇具吸引力的欧洲代购商品和中国海南免税市场都难以挽留他们的兴趣。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