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新闻

巴塞罗那港和上海港签署协议建立“零排放绿色走廊”


/

El Periodico消息(编译 阿彩) 昨天(周四),巴塞罗那港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SIPG)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创建一条“绿色数字走廊”,确保绿色能源船舶覆盖这条海上航线,从船舶离开码头到目的地,全程实现“排放中和”,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这样的先例——鹿特丹与新加坡航线。巴塞罗那港总裁何塞·阿尔贝托·卡博内尔(José Alberto Carbonell)和上港集团副总裁柳长满(Sam Liu)签署了协议,希望巴塞罗那成为中国到欧洲货物的主要门户。加区主席伊亚在向媒体发表的声明中说,可持续走廊具有“非常高的复杂性”,将是“一项渐进行动”,不会“在一周内或一个月内”完成。他还强调了上海和巴塞罗那的“长期关系”,为使上海和巴塞罗那的海上运输实现碳中和,将使用由甲醇等绿色能源驱动的船舶。伊亚详细说明,昨天宣布在Cornellà de Llobregat建立一个研发中心的跨国汽车公司奇瑞,对这条绿色海运航线很感兴趣,以便运输更多车队。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销售的中国汽车,80%都通过巴塞罗那港进入。

伊拉最初的访问议程包括参观上海港,但台风“竹节草” (Co-may)造成道路封闭和铁路服务暂停,阻止了代表团于前一晚前往上海,只能留在芜湖,周四赴申。

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无论是集装箱体积还是总吨位,都是自动化发展的先驱,是巴塞罗那的13倍,因此大区政府坚信协议能够“促进两个城市之间的港口和海运服务”,并“在数字化和脱碳方面开发智能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该协议还考虑了在邮轮方面的合作——恰逢中国市场重新激活,以及一个双边工作组来确定未来的项目。

抵达巴塞罗那港的进口商品(主要是电子产品、机械、纺织品和消费品)中近一半来自中国,也是巴塞罗那港10%出口产品目的地,其中大部分是农产品食品、药品和汽车零部件。

在访问上港集团后,伊亚与东航高管举行了会议,并透露东航将从9月26日起开通巴塞罗那与上海的新直飞航班。截至8月,有三家航空公司运营巴塞罗那与中国的直飞航线(国航、深圳航空和国泰航空),加区已经对接四个直飞中国的目的地:上海、北京、香港和深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