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王绍基老师致“水立方杯”马德里赛区选手

2019年06月10日 10:36 来源:欧华报


/

 

各位选手:

  比赛结束了,无论你有没有拿到最前面的名次都恭喜你们,能够进入决赛就说明你是最棒的!

  今年的整体水平比去年又有了更大的提高。借这个机会我就这次所展现出来可以进一步提高的方面,给大家讲一点有关的音乐知识,也许对你们有用。

图为担任“水立方杯”马德里赛区评委的王绍基老师(右)为获奖选手颁奖
图为担任“水立方杯”马德里赛区评委的王绍基老师(右)为获奖选手颁奖

  在这次决赛里我欣喜地看到大家在演唱的时候基本上都很注重情感的投入。音乐的本来作用就是用于寄托情感,表达和传递情感。情感之外的其他一切,不论是演唱技能还是理论知识都是为这个根本的目的服务的,这就是我们在评分标准里将技能与感染力设为同等重要的理由。你用充沛的情感来演唱,来表达,而在演唱的过程中音乐反过来又不断激发着你,让你的心中波涛翻滚。在这个时候你需要冷静,需要记住,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固然美,但是一旦冲破了河堤那就是灾难。音乐也一样,你内心的情感可以尽情激发到十二分,但是你的发挥只能是在一个十分的框架之内,一旦超出了,就会适得其反,就会破坏了你原本来应该很完美的效果。要做到这些,那就需要我们增加理性处理作品的技能。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由三大要素,即色彩,强度,和音高构成的。所以一首作品写得好不好,取决于作者对这三个要素运用的好不好,而把这首作品表达的好不好,又取决于指挥,演奏者,或者演唱者,对作品处理得好不好。

  所谓理性处理就是在你演唱之前对你要表达的作品进行研究和做出各部分的协调方案。对于一个完整作品各个部分的总体处理,我们称之为“总体协调”,而对同一部分每一个细部的处理,甚至细分到每一个音,我们又叫做“局部协调”。许多朋友嗓子条件很好,但是唱的歌就是不好听,另外一些朋友嗓子甚至可能有点嘶哑,在他讲话的时候人们没办法想象他可以唱歌,然而他不但唱好了,而且他唱的歌曲还挺受欢迎,这是为什么啊?因为一个作品能不能表达得好,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协调处理这个作品的这三个要素,处理好了甚至可以超过连作者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效果。

  当你遇到一首你很喜欢的歌曲的时候,你试着去唱,但是能不能唱好它呢,那要看这首歌曲是不是适合你,适合你的嗓音,适合你的技巧和你对这一类作品的理解力,或者说你能不能胜任。从昨天比赛可以看出那些能够完美表达一首歌曲的选手们,他们在选歌的时候就已经略胜一筹。

  同样一个人,在表达不同的作品的时候,可能用不同色彩的嗓音,而你对于同一个作品里面的不同部分,也可能用不同色彩的嗓音来处理。如果你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那得感谢你的父母亲。不过如果你要让自己的嗓子用得更好,甚至有所超越的话,你还必须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胡茜老师多次强调到不要“喊”,这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建议各位,不管你自认为是民族唱法的,或者通俗唱法的,都应该去学一学美声唱法,因为那是科学发声的基础,学习美声唱法并不是说以后你就一定要唱美声,而是打好了那个发声基础之后你就会在随便什么别的唱法上更加容易提高,有更大的自由。

  从昨天的比赛看来,许多选手在表达一个作品的时候都在模仿原唱,也有人或多少加入一点自己的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总的来说还都是停留在直感方面,然而如果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水平,要表达的出自己的个性,那就要学一下理性处理。理性处理并不排除感性处理,但是我们要做到的是把感性处理摆放在理性处理的基础上,而不可以因为心血来潮,为了片面追求某一点的美而破坏了总体的协调。这就像电影导演会给演员一个要求,一个框架,而那些表演的细节还是要靠演员在这个框架之内用自己的灵性去发挥。

  对比和统一是一切艺术的基本原则,音乐更是如此。在高潮到来之前,不论是大高潮还是小高潮到来之前的预备过程是蓄势待发,在这些部分你要蹲下去,不能因为你的形体很美就舍不得蹲下,因为蹲下去是为了跳得更高。也许让你蹲下去的部分正是你最得意的部分,但是为了总体协调的要求你必须做出这个局部的牺牲。——这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演唱者来说的确很难,许多艺术家包括我自己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的艰难经历,但是不学会忍痛割爱,不迈过这个坎你就不会进步。

  由于昨天的音响效果欠佳,影响了大家的发挥,这非常遗憾。借此机会我也顺便提醒大家,参加比赛一定要用质量最好的伴奏录音。决赛当天频繁出现的音准不稳定状态,与音响有一定的关系,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不过,音准稳定与气息的关系更加密切。关于音准和气息的关系,胡茜老师已经讲过,我就不再重复了。我在这里讲一讲有关音高的处理。讲到“音高处理”,你可能会问“音高是固定的,怎么个处理?”而我要告诉你们,其实音高并不是固定的。在旋律上行的时候和旋律下行的时候,在大调作品和小调作品里,同一个音在很多条件下都不是同样高度。如果你去听无伴奏合唱,或者弦乐作品,会发现那里的好多音与钢琴上十二平均律的音高有一点点微细的差异。不过不要怕,如果你觉得自己的音高很舒服,而仪器告诉你音准不对的时候,你可以相信自己而忽略仪器的警告,这会让你的音高更加自信,更加扎实。

  好的歌唱演员会根据一首歌曲里面旋律的倾向,根据自己与其他声部,与乐队的关系,有意或者无意地调整好每一个音的实际音高,特别是处理好那些需要有强烈倾向性的音的音高。

  顺便与大家聊一点有关如何开阔自己的音乐视野和提高音乐修养的问题。 

  音乐分器乐和声乐两大类,人声虽然比任何乐器更美,但毕竟人声在音域方面,力量强度方面都只能局限在我们人类的天生条件之内。

  多声部的混声合唱,让我们大大开阔了音域,力度和色彩变化的范围,让声乐表现有了最高的,最完整的方式,但是这依然还是远远没有达到满足人类的耳朵所能够接受范围之内的最高水平。然而管弦乐能够,在管弦乐的世界里,无论是色彩,力度还是音高都可以做到极致,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乐器让管弦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更加完美。

  由于学习乐器可以让人自然地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凡是认真学习唱歌的人,也都会多少学一点乐器,譬如吉他,钢琴…等等。所以我也建议你们这些有音乐天赋的朋友们最好能够学一件乐器。通过学习一两件乐器让自己增加乐理知识,提高音乐修养。如果没有最起码的乐理知识,就算你天分再好,你的歌也就只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不会进步到你本来可以达到的更高水平。

  音乐界有一句话说,没有进入过乐队你就还不算是演奏员。你一个人唱歌,爱怎么唱怎么唱,(当然也不坏),然而到了乐队,到了合唱团,你马上会发现自己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还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因为你一个人只能表现单声部音乐,而表达多声部音乐,就需要与别人合作。当今社会,由于文化普及和音响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多声部音乐。单音乐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耳朵。就拿你们最近自己所提供的那些伴奏录音说吧,好像也都是挺丰富的。

  我没有半点贬低单音乐的意思,单音乐,或者单声部音乐往往在旋律方面特别讲究,美得像清泉,像糖水,但是不可能是一坛醇厚的酒,哪怕连一小罐啤酒或者Tonica都不是。所以要有心搞音乐就必须参加乐队,参加合唱团,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切身体会感受多声部音乐那种让你远远高于现实世界的美。

  美到什么地步?大家都知道许多人为了上赌场玩一把而不惜飞行几千公里赶去拉斯维加斯,飞去摩纳哥。而我却也听到过许多,特别是温州的一些合唱团团员从一千多公里之外乘飞机赶过去参加一次排练——这足以说明他们那种对音乐的热爱,已经热爱到了犹如宗教那般虔诚热烈的地步。

  如果你没有时间学乐器,也没有机会进合唱团,那么建议你多听,多唱。做文章的人都知道,“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而搞音乐的人更需要走万里路,听万首曲,唱千首歌。

  听,什么都听,特别是听那些经典的作品。要让自己每一分钟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时间长了你会感受到音乐是你灵魂里面真真切切的一部分,而且音乐还能够用她独有的语言在你内心与你实实在在地对话,那时候你会很充实,很幸福,今生不再有孤独的时候。

  我特别建议大家多听管弦乐,多听歌剧。为什么多听管弦乐,听歌剧?就像我前面提到过,因为在音乐的世界里,人声歌唱只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把它比做江河,那么管弦乐就是汪洋大海。歌剧是人声与管弦乐完美的结合,把自己投身大海的怀抱去感受,去滋润,这是学习音乐最好的捷径——因为所谓“学音乐”,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泡音乐”。不要管听懂听不懂,有感觉就是懂。网络这么发达,你们又在欧洲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利用起来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在你听了许多交响乐和歌剧之后,如果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的唱歌太单薄,太不过瘾,那说明什么?那就说明你已经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你的唱歌也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撇开技术层面的问题,你的歌唱水平就取决于你的审美观,取决于你本身的欣赏水平。

  ……

  哦,对不起!本来只是想随便说几句,一不小心竟然聊了这么多。

  祝你们进步,祝你们在下一次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编辑:页丛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