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侨乡广东】智慧交通将帮助粤港澳大湾区“跑得更快更稳”

2021年01月25日 10:50 来源:侨乡广东


/

 

  广州市黄埔区的马路上,一辆辆无人驾驶的蓝色出租车Robotaxi穿梭在街道上。而无人驾驶出租车将在2023年-2024年覆盖包括天河、海珠等闹市区的广州大部分区域。享受科幻片一般的无人驾驶服务,已经成为不少普通广州市民的生活常态。这正是广州智慧交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的缩影之一。在《面向2035年的广州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公布的六大战略中,“更直连的湾区核心”和“更智慧的交通大脑”赫然在列。显然,智慧交通将帮助广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跑得更快更稳”。

 

智慧的交通大脑

有效避免数据孤岛和数据谬误

 

  Robotaxi能运行顺畅,除了汽车本身的各种安全设备保障以外,还少不了远程控制。这个远程控制中心相当于“大脑”,可以将各处封路修路情况反馈给车辆,指挥车辆合法合规地临时逆行,甚至还可以远程将车辆紧急刹停。

 

  这只是指挥某一车辆的“大脑”,而学界对“智慧交通大脑”则有更高的期待。

 

  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张志明对智慧交通颇有研究。他认为,建设“交通大脑”,重点之一在于强化“互联网+交通”建设,改善出行环境,使交通更安全、更高效、更聪明。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邓院昌认为,未来一个城市的交通大脑应该有数据(Data)、通讯(Communication)、协同(Synergy)和流动性服务(Mobility)等四个明显特征。邓院昌认为,具备这四种特征的交通大脑将更加注重其底层数据的来源和质量,可有效避免“数据孤岛”及“数据谬误”,且更加注重其服务对象,而不仅仅是为方便交通管理,或者为数据而数据。

 

“聪明的车”

未来可以更像“老司机”

 

  在“大脑”的指挥下,“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各显神通,如同智慧交通的“毛细血管”。

 

  在“聪明的车”方面,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两家落户广州的企业均已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截至去年11月,文远知行的Robotaxi全对外开放运营一年间在广州的服务范围覆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中心144.65平方公里的开放道路,完成出行超过14.7万次,服务乘客数超过6万。智能机器的“学习能力”给了文远知行运营总监李一凡以充足信心,“如果说现在的机器智能类似于开车三五年的司机,通过记忆积累和性能提升,它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像一个驾龄十年的老司机那样开车”。

 

  另一家无人驾驶龙头企业小马智行最近也取得了技术进展,该公司在去年11月6日发布了全新自动驾驶系统PonyAlpha X,采用了新一代多传感器深度融合技术,可实现车身周围200米的全域视野,提升系统对于各类场景处理质量和反应速度。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最终实现真正的纯无人化。上述负责人认为,取消安全员是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小马智行会在现有的政策法规下,实现规模化和纯无人化相互勾连发展。

 

“智慧的路”

让交通“毛细血管”更顺畅

 

  谈到“智慧的路”方面,张志明认为,从“大脑”到“毛细血管”的指挥要更顺畅,首先需要让“大脑”加强从“事后检索”向“事前预判”转变的能力建设,针对可能影响交通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提供短时预测、预警预告服务,针对道路、桥梁、隧道等设施进行智慧运维,消除事故隐患。

 

  邓院昌认为,“智慧的路”可以有助于获取更全面的交通数据,但数据的获取则不仅仅限于交通专用基础设施,也来自其他智能设备。“未来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其他社会设施之间的界限可能会变得非常模糊。”例如道路边上的灯柱,既可以是照明设备,同时也可能是交通数据监测设备。邓院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说:“通讯技术的进步将为交通系统的数据交换、交通系统的实时响应奠定物理与技术基础。”

 

“毛细血管”不通怎么办?

治堵有方

 

  当然,“毛细血管”也可能有不通的时候,交通拥堵便是状况之一。

 

  邓院昌分析,在大城市里,交通拥堵的根源是交通供给的结构性不足。智慧交通则有助于使交通管理逐渐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这对疏解交通拥堵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随着大数据、移动通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交通系统正逐渐变得更可测、更可知、更可控”,邓院昌说,“基于对交通系统的全量测量与全息感知,通过可计算的交通模型,我们能逐步掌握交通系统的容量、需求与状态这些基本特征,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如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限外等。”

 

  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张瑞博士利用大数据分析,描述了2035年城市拥堵得到大幅缓解的画面:自动驾驶出租车可能实现运力与订单的平衡,“无人驾驶+微型交通+按需出行”可减少出行时间约25%,在2-10公里范围内使用的微型交通,将与公共交通衔接,有效避免私家车早高峰时段道路拥堵的问题。

 

观点

智慧交通的意义不止于交通

 

  智慧交通的作用不止于交通本身。张志明告诉记者,交通流量的大数据,可以助力打造“枢纽经济”。除了空港经济、海港经济、高铁经济、地铁经济以外,还可以完善“枢纽+社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尤其是积极推进重大轨道枢纽站场的TOD开发建设,加快站城融合一体化发展。

 

  国际智慧交通领域知名学者、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对未来的交通枢纽TOD也有很高的期待。李德紘在日前于广州举行的世界5G大会上表示,TOD可以演变成为一个智慧化的生态社区,并进一步导入多种产业,不仅服务于出行、办公、家居、会展,同时也可进一步结合教育、金融、零售、养老。“5G相对于4G具有十倍的连接数量,十倍的吞吐带宽,时延却只有过去的1/10。利用5G网络的高带宽的特性,可以为在TOD当中活动的人提供沉浸式的可视化服务。”“而5G技术带动的智慧交通,也能使不同的社群如老人、残疾人拥有平等出行价值的机会。”(南方日报 钟达文 周伟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