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ajesmandarin.bianyou.com/
探索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4/%E6%8E%A2%E7%B4%A2%E6%97%85%E8%A1%8C%E7%A4%BE/
阳光商旅http://yellowpage.elmandarin.es/2015/05/%E9%98%B3%E5%85%89%E5%9B%BD%E6%97%85/
君安旅行社

【侨乡广东】广东趣味年俗

2021年02月10日 09:49 来源:侨乡广东


/

 

过年必少不了年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广东四大区域的年俗!

 

那么分别是哪四大区域?

 

广东分为四大区域:

 

  1、珠三角地区:广州、佛山、肇庆(只包括市区、高要市、四会市)、中山、珠海、江门、惠州(除了龙门县)、东莞、深圳。(9/21)

 

  2、粤东地区: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河源。(6/21)

 

  3、粤西地区:云浮、阳江、茂名、湛江。(4/21)

 

  4、粤北地区:清远、韶关。(2/21)

 

珠三角地区

 

  1、挂一把生菜和葱



  每逢春节来临之际,广州人家总会买生菜和葱,然后取适量的生菜和葱捆成一把,并且挂在家门口。广州话中的“生菜”与“生财”同音,“葱”与“聪”同音,寓意着来年家中的大人发财,小孩聪明。

 

  2、买年花和年桔



  过年了,利用色彩鲜艳的年花和年桔点缀家庭,已经成为广州人不可缺少的“年夜菜”。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年桔,因为谐音“吉”,寓意着来年大吉大利,平安吉祥;各种色彩纷呈的鲜花寓意着花开富贵,富贵吉祥。

 

  过完年,在一些广州人的家里,家里长辈会把桔子树上的桔子连叶子一同剪下,包在福袋里,让小辈带着,寓意着把长辈的美好祝福带在身边。

 

  3、逗利是



  在新年拜年的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啦!利是也叫“利事”,寓意着事事顺利。不仅长辈要给小辈利是,结婚一族也要给未婚一族利是,算是给单身狗莫大的安慰。

 

  4、贴挥春



  过年的时候,广州人会在家门口贴上春联,楼梯的墙上贴一张“上下平安”,老人家的房间门口贴上“身体健康”或者“龙马精神”,小朋友的房间门口贴上“学业进步”,年轻一辈的房间门口贴上“万事如意”或者“心想事成”,以及家里要贴上门神、福字等装饰品点缀家居,象征吉祥如意,同时也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5、炸油角



  每逢过年的时候,老广州人必做的事情是开油锅炸油角。在过去,广州人无论是富有家庭还是贫穷人家,每逢岁末年初,家里总要炸一些油角。一家老少围坐桌旁,一起动手包油角,其乐融融。

 

  开油锅炸油角意味着来年的生活像油锅一样,油油润润、富富足足。油角的形状像荷包一样寓意着钱包的意思,里面装满芝麻砂糖、豆沙或者椰蓉,昭示着来年大家在外谋生,个个都能赚钱赚到盆满钵满。

 

粤东地区

  1、年三十敬祖公



  千年漂泊中形成的客家文化,一直固守着浓厚的 “寻根意识”和强烈的“祖灵崇拜”观念。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平日里乡村中同村共屋、同屋共族、同族共根、同根共脉的叔伯梓侄、叔婆伯姆都难得一见。年三十敬祖公,成为客家地区宗族亲人相聚相敬、增进情谊的最重要的民间习俗之一。

 

  2、丰顺埔寨火龙



  丰顺埔寨火龙是广东梅州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烧火树(烧烟架)、烧禹门(鲤鱼跳龙门)、烧火龙三项组成,至今有300年历史。

 

  “埔寨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绘上鳞、角、爪,龙首至龙尾长达数十米。在龙身上安装烟花、炮竹、火箭多达数千枚,龙头、龙尾装的火药更数不胜数。一条火龙由三四十个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乐手、龙虾、金鱼等人,整个队伍达200多人。

 

  3、大埔花萼楼祈福



  每年大年初三,大埔县大东镇花萼楼锣鼓喧天,身穿蓝色唐装的队伍抬着观音佛像彩轿走出400余年历史的围楼,走街串巷,把“观音娘娘”送到各家各户,也把来年的“幸福”送给全村的男女老少。对联、灯笼、人潮相映成趣,围楼的古朴、厚重在村民们欢腾的祈福活动中得以沉淀和传承。

 

  4、客家人独有的赏灯节



  正月的春节期间有一个独特的节日称为“赏灯节”,客家人俗称“响丁”,客家话丁与灯及响与赏偕音。各个村选择赏灯的日子不同,一般是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日一直延续至十五日,加上"暖灯",共历时9天,每个村子选择其中的一天作为本村的赏灯节,一旦日子定下来就不再改变,今后每年都在同一天举行赏灯活动。由于各村赏灯的日子不同,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天天都有赏灯活动,而较多的村子选择在初十至十四日,因此、这几天最为热闹和兴盛,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异彩纷呈、高潮迭起。

 

粤西地区

  1、年例游行



  年例为期三天,第一天,叫做“起年例”,干塘捉鱼,杀猪分肉,出嫁女回娘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村中搭台做大戏;第二天叫“正年例”,清晨开始,客人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主人备足饭菜轮番开席招待客人,晚上看演出,有粤剧、杂技、歌舞、木偶戏等;第三天叫“年例尾”,客人吃完早饭,陆续散去,年例宣告结束。

 

  年例时,各村还集资兴办各种庆祝活动,使节日的项目丰富多彩,一般表演艺术有舞龙舞狮、做大戏、锣鼓班、八音班;造型艺术有飘色、泥塑、牌楼、灯饰;体育项目有篮球赛、武术、拔河,把年例办成农村的文化节、欢乐节,使年例不断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滚刺床”



  湛江的东海、麻章、太平、遂溪、雷州等农村,每年的元宵都有一种叫做“滚刺床”的民俗表演。有的村落也在夏季表演。

 

  表演者赤裸的肌肤与尖利的倒刺短兵相接,惊心动魄,令围观者担心、震惊、颤栗,令众多外地人百思不得其解。

 

  3、关公磨刀节



  关公磨刀节”又称“关公磨刀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传说宋真宗时,南海恶龙作怪,为害闽南。真宗求助于张天师,天师则派关羽降妖伏魔。关羽苦战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为“义勇武安王”。后来民间多于是日举办关帝庙会,祈求关帝显灵,逐魔消灾,普降甘霖。关公为了记取此次教训,遂于每年五月十三日亲自在南天门外磨刀示威并降雨霖。每到农历五月十三日,各地民众都设坛祭拜关公,借此纪念他的忠勇仁义来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并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东岸的“关公磨刀节”更是历史悠久且富有特色,以烧猪拜节为主,最近被选入湛江市第三批“非遗”项目名录。

 

粤北地区

  1、抢花炮



  抢花炮是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传承,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更是流行。佛冈县虽不是少数民族地区,但也十分流行抢花炮,时间大多在元宵节前后,也是元宵节活动的一部分。

 

  佛冈抢花炮的地区分布较广,石角镇的凤星、凤围、府城、三八,龙山镇的上岳,以及水头镇都有抢花炮的习俗。村民称之为:抢花炮、烧炮、踩花炮。

 

  花炮,放飞的是满腔的祈愿,抢入怀中的,是一份对幸福生活瓷实的念想。

 

  2、连山壮乡“舞火狮”



  每年元宵节,连山壮乡都举行民间传统习俗活动“舞火狮”,用独特的方式庆祝元宵节日。舞火狮是一种原始、粗犷罕见的民间传统艺术,它集观赏性、趣味性和愉悦性于一体。

 

  舞狮的村民赤膊上阵,在场周围的民众将“火狮”围成一圈,随意也将点燃炮竹投向火狮。狮人凭借着过硬的本领与团结协作(换人)的精神,任凭四面八方密集的炮竹投掷来,毫无惧色,尽管“狮身”会给炸得破破烂烂,舞狮人汗流浃背却安然无恙,直到在场观众将所有炮竹投掷完为止。

 

  3、英德大湾舞火麒麟闹元宵



  每年元宵夜,广东英德市大湾镇热闹非凡,火光四射。由火麒麟、飘色和花灯组成的大湾传统元宵节目,当天就有光着上身的年轻人在火光中舞动着火麒麟,围观村民中传出阵阵欢呼声。接着就沿街巡游、挨家舞拜,吸引了上万民众观赏,大湾镇人头涌动。

 

  巡游队伍中,打头阵的是传统花灯。大湾花灯年年更新,注入时代元素。在女仔舞龙队的带领下,龙王献宝、龙云亨通、金龙贺岁等惟妙惟肖的花灯相继出场,传递着大湾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紧接着,“色仔”、“色女”凌空而立,神奇而飘逸,三元和合、仙鱼得道、净洒人间等民族传说独具风土特色,显出大湾人无比精湛的制作工艺。

 

  4、阳山双凤舞



  凤凰展翅、开口纳福。杜步镇旱坑村村民每年元宵节都会到祠堂前舞起了双凤舞,通过这种上百年历史的舞蹈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双凤舞首先由引凤人手持一木盒,引领双凤上场,凤随着锣鼓节奏起舞,时而引颈长鸣、飞扑跳跃,时而交颈扫羽、妙舞相嬉,形象栩栩如生。在祠堂舞完后,引凤人还会拿着拜匣引领双凤穿山过寨,登门到户作舞,以示驱邪消灾,迎祥纳福。 (素材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