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01:49 来源:
El Diario消息(编译 阿彩)两位西班牙社会学家阿梅利亚·萨兹(Amelia Sáiz)和华金·贝尔特拉(Joaquín Beltrán)新近出版了《浪潮到达之处 ——西班牙华人》一书(Allá Donde Llegan Las Olas, La Poblacion China en Españ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华人社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根据2024年欧洲统计局的数据,西班牙有22万3999人华人居民,是欧盟内华人移民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意大利。
中、西两国家交往密切,不仅通过移民建立起来的桥梁,也体现在经济联系。仅举一个例子,中国是西班牙猪肉的主要进口商,猪肉业务占西班牙GDP的1.4%。中国已成为伊比利亚火腿的主要买家之一,巨大的消费量,使香肠被中国排除在去年的关税清单中。80%西班牙火腿的被带到了青田——大多数西班牙华人的故乡。萨兹在接受eldiario.es的采访时说:“早期来西班牙的青田移民主要是摆脱贫困、发展家族企业。随着时代变迁,华人移民的原因正在发生变化,专业人士和国际学生逐渐增多,华人社区面貌呈现多元化趋势”。
现在,这些概况变化尚不明显:根据社会保障数据,在2021年,94.7%的西班牙华人仍在服务领域工作。但是与其他外国移民团体不同,一半是自主经营,有自己的业务。
萨兹强调说:“早期华人移民的方式是建立一家小型家族企业,带动整个家庭移民。这是他们维系家庭的方式,一代接一代,实现社会阶层上升。”
西班牙对华人社区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如“他们怎么有那么多钱去租、买那么大的地方?”,“洗钱”,“不缴税”,“营业时间超过允许时间”或“不公平竞争”,萨兹和贝尔特拉通过他们严格的研究,做了回答。
萨兹解释,大多数华人移民,尤其是第一波移民,在移民之前已经拥有一定经济资本,可以作为基础。之后他们习惯在西班牙省吃俭用,互相借钱,独立开店。“那些必须积累资本的人,依赖家族支持,逐渐摆脱贫困、做大做强。”
为什么华人选择经营餐馆?
萨兹认为,这源于华人与当地经济“不竞争”的想法。在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中,“不打扰主人,在所移民的国家当客人”的理念,起了决定作用。 “在西班牙生长,被西班牙社会化的儿女们不再这样看”。
从小只说地方方言或普通话的人,与在西班牙语和加泰罗尼亚语中长大、成年后学普通话的人截然不同。“他们长大后,一些人开始寻找和反思身份认同,通过学习普通话来培养他们的中国一面。也有很多人觉得没必要说中文去感受自己的全部身份”。
萨兹呼吁西班牙人改变对华裔人的刻板印象。“我们不应该对'谁有更多或更少的中国特点'进行分类,必须保持开放态度,让每个人都能走自己的路,减少遭受偏见带来的压力和痛苦。”
[编辑:]